第一章 大话西游(1 / 2)

加入书签

 海拔650米的拉萨,位于拉萨河的冲积平原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年日照数达到000小时,故有日光城之美誉。</p>

位于西藏拉萨西郊罗布尔卡,始建于十八世纪(**七世),是历代**喇嘛夏季处理政事的地方,经过历代**喇嘛的悉心经营,建筑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宫殿精美,泉水清新,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p>

景区的昆仑大厦走进了一位来自中国北方的游客,在前台登记上邹林的名字。他进客房一瞧:中央空调、独立浴缸、吹风机、拖鞋、雨伞、独立写字台、电热水壶、迷你冰箱应有尽有。他高兴的先洗漱,这时已到了中午十分。从窗外望去,太阳照耀着拉萨河两岸,暖意融融的。他兴致勃勃的随手打开窗户,那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使他尽情的享受着冬日高原上的日光浴,其心境就像静静的浮在湖面上的天鹅...</p>

太阳光线在慢慢的移动,光影越拉越长,温度也越来越低。他穿上衣服,走出房间,沿着拉萨河由大昭寺绕到小昭寺慢慢的散步。</p>

夜幕慢慢的降临了,灯火辉煌的布达拉宫越发雄壮宏伟。他信步走到了八角街,突然看到街面上有一个&quot;天堂画苑&quot;的横匾,字体飘逸,高雅尊贵。他站在前面看了半天,便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p>

门廊口坐着一个小喇嘛在作画,他看了看问到:"这幅佛像何时才能画完?"小喇嘛停下来想一想说:"佛像会自己决定完成的时间。"邹林大为惊讶,便不作声的上了二楼展室。</p>

在展室墙上面挂着许多名画,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他仔细品味着、浏览着,对这些上等的赝品不住的点头。待邹林转过头来,忽然看见转角处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正在看着他。只见她一米六五左右,体态丰满,皮肤平滑,后臀宽大而性感,一双大眼睛,闪动着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细嫩红润的脸蛋,还有那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其美妙之处,好似现实版的蒙娜丽莎。他看呆了,怔怔地愣住了。</p>

女子微笑着向邹林点了点头。他这才回过神来,有礼貌的问:"你是画苑的主人吧?"女子回答说:"是的。看得出你很欣赏我挂的画!"邹林说:"搭配得很有档次和意境。韩国金俊根的《天路历程》体现了艺术史的重新写作,包含了对十九世纪以前艺术传统的重新观看。"</p>

女子含笑着说:"请你看这幅画。"说着话她领着他来到对面墙,拉开帘幕。</p>

邹林定睛观瞧,惊讶得闭不上嘴了。但见此幅画,是一巨幅横向展开的长卷。画名叫"蓝色星球传说"。它采用V型半折叠错位俯平视结合鸟瞰透视手法绘制。右下底部采用反向思维创意,体现张大千山高水长的精华,那莽莽昆仑横亘在地球之巅,而且在高山大川之间,一只雪豹游走在雪线之上,其风景顺势洒向画卷中心。</p>

邹林心想:"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见于史料上记载的以伏羲氏画八卦、黄帝画制服、舜妹螺氏绘影像。直至汉代纸张发明后,画家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中国画。这幅画敢于标新立异和追求令人寻味的笔墨情趣,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人也没有如此的反向思维精神。"</p>

他没有说什么,意识到没有全面审视就妄加评论是不完整的,便接着欣赏。那画面随视觉过渡到横断山域的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一一出现。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9公里,而相对高差竟达千米之巨。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江面狭窄,两岸陡峻,深切峡谷,世界著名的峡谷之一虎跳峡便跃然纸上了。</p>

很自然的视觉进入画面的第二阶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景观。一座座独特的岩溶孤峰拔地而起,如万峰林涛,陪衬着秀美的田园风光,透视出徐霞客的诗句:"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慨叹。</p>

画面在崇山峻岭中转而以岁寒三友为主题,大片的松林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的视觉效果。恰如陶行知的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海出山中。紧接着画面偏向左下,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表现(清)李方膺的名句"青松翠柏迎春至;白雪红梅送福来。"</p>

看到这时,邹林竟直接参与到画中来,这正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邹林惊讶得脱口而出:"这一画面,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舍弃了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在构图上,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同在画中。</p>

女子接过话: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她在旁边微笑边看着邹林边说,满眼含情。</p>

邹林回过神来,再观瞧画面,见它巧妙的过渡到中部平原右侧,原版再现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0多栋,车1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人们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p>

邹林自言自语的说:"什么是美好的社会呢?这样的生活,过去、现在、以至将来不都是一样的吗?"他不自觉的把视觉移到画卷黄金分割点处,只见以这点为中心,展开了漫长的海岸线,沙滩上站着一人,迎着朵朵白色的浪花,大海由碧绿到浅蓝到碧蓝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地平线。蓝色成为色彩的主旋律。而这时画面自觉的采用油画技法,在右上端隐约的有海岛出现,不远处有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法国的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它在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而在左中下的接近沙滩的田野中,出现了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的作品,它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p>

邹林说:"真是天才作品,海边的主人翁在想什么呢?是《大话西游》里经典的爱情名言: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儿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p>

女子说:"他也可能在说:我今年17岁,我就读的学校不久前才变成男女同校。和我一样,其它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男生。我觉得学校不能满足我浪漫的需求,在校期间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是真爱。事实上,我根本没什么指望可以找到爱情。谁能帮帮我,或者哪怕只是给点儿希望?"</p>

邹林说:"爱情就像一只蝴蝶,它喜欢飞到哪里,就把爱的希望带到哪里。人们需要爱情,如同得到一朵鲜花一样,那么让爱在花丛中徜徉就可以了。"</p>

【讲真,最近都在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p>

女子说:"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是诗人。"</p>

邹林忽然上来一种情感,一见钟情吗?激动的问:"您叫什么名字?那地人?"女子说:"你就叫我英子吧!我是川妹子。"邹林深施一礼。心想,什么解人生宇宙之大迷,我浪迹天涯,只为那红颜一笑。看她目光如此多情。他有些思维混乱的说:"你能否跟我走?"女子脸颊突然潮红了的说:"太突然了,太烂漫了。我还下不了决心抛弃我的画廊。"邹林客气的又觉得有伤自尊的说:"对不起,有缘再见。"女子说:"等等,你,上哪?"他说出自己的行程。英子眼珠在转,又直勾勾的盯着邹林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张自己的名片塞进邹林的包里。</p>

邹林走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非他本色。</p>

英子呆愣了一会,她赶紧打开窗户,望着街道尽头那远去的他,久久的眺望着...</p>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p>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p>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p>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p>

想你时你在天边</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