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在阿尔巴尼亚园(1 / 2)

加入书签

 邹林进入工作室,无意间设置到镇江环境,但见大雾弥漫,自己如同站在长江之滨,不见星星和月亮,不禁想起了诸葛亮的一首《大雾吹江赋》,便即兴朗诵起来:浩瀚长江起大雾,水上飘起。隔岸不见周公瑾。可叹曹操十万雕翎箭,诸葛村夫说再见;北固山头,怎见得,孙权妹子对刘备说,来生再续前缘。</p>

英子在身后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把他吓了一跳。英子说:"你朗诵的是你三姐夫写的吧,不要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了。还是继续我们的雾里看花好吗?"</p>

邹林回过神来笑着说:"被你奚落反而觉得你说得准。好吧!我们接着看第七节:"</p>

第四天,大家来到了阿尔巴尼亚展园。但见红、黄、紫三色鲜花编织成半圆型的大门,与绿叶交织在一起。一对对蝴蝶绕着门柱翩翩起舞,转来飞去。这使园里更加透出灵异之光。仔细看,门柱里镶嵌着一个个小花盆,十分精美。它不仅映照出园艺师奇异的构思,在侧面还有一个小标签&mdash;&mdash;《记忆的花朵》:</p>

一片花朵,一个阿尔巴尼亚。</p>

一朵花,一个阿尔巴尼亚女人</p>

我可爱的女人那,需要阳光和雨露</p>

我心爱的姑娘啊,不怕风雨和狂沙</p>

美丽的姑娘啊!你是含苞欲放的花蕾</p>

我记得你的笑、你的眼泪、你的忧伤</p>

我走在崇山峻岭,忘不掉你的音容笑貌</p>

我在天崖海角,手捧着带给我回忆的花</p>

芳芳抢过来就说:"我知道它是一百年前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弗拉舍里发表的抒情诗,他采用田园牧歌式的格调,它的姐妹篇很著名。"说着,她情不自禁的又朗诵起来:</p>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p>

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p>

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p>

它的洁白</p>

只有我&mdash;&mdash;流浪者</p>

在孤独的路途上</p>

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p>

多里心里想,这首诗好像是当代诗人席慕容的,她来欺我不懂诗吗?我也给你来点野的。他想了半晌,来了个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变种:</p>

花枝草蔓眼中开,</p>

小白长红越女腮。</p>

可怜日暮嫣香落,</p>

嫁与春风不用媒</p>

花开夏日还没败,</p>

留至芳香能共远,</p>

落红不是无情物,</p>

化作泥土更护花</p>

这一弄,反到使芳芳抒情不下去了,她眼珠在眼眶中转了几圈。作为女人,只好回到本性上来,打听一下别人的 隐私 。芳芳问到:"你在家里过的怎么样?"</p>

多里长叹一声,"没有性的生活,是什么日子呢?"</p>

芳芳大吃一惊,问:"你离婚了吗?"多里说:"没有,我爱人在中学图书馆上班,她和我同龄,有个儿子在念高中。"</p>

"你爱人长得丑吗?"</p>

"不丑,很漂亮,漂亮到冰美人的地步。她在寒风中,那俊俏的身材,穿上灰白的翻毛皮衣,风雪帽中那绒嘟嘟的睫毛,闪烁着异常明亮的大眼睛,在低垂的眼睑下,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透过宁静和沉思..."</p>

"冰晶般的美,可你们的情感像冰一般,那为什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