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蛮人会计谋(1 / 2)

加入书签

 建宁二年六月初八,荆州刺史王睿以及一万郡兵来到了宜城,在宜城稍作休息后,便乘船同三千荆州水军一同南下。</p>

南船,北马,北方想要快速的行军,莫过于骑兵,而南方想要让援军快速到达,莫过于乘船了。</p>

短短一日光景,一万三千大军,竟是从宜城赶到江夏郡的竟陵城。</p>

天色已黑,王睿便下令道“全军上岸休息,不得进入城内,于城外扎营。”</p>

“诺”</p>

王睿坐在中军大帐主位上看着一众军司马,心中很是得意,毕竟这些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自己人。</p>

随即王睿看向身侧的水军楼船将军校尉道“校尉,明日傍晚,我军便能到达西陵岸边,为何将军闷闷不乐啊?”</p>

楼船校尉微微一礼道“刺史,之前西陵传来的战报中,言这些蛮人此次竟然用了计谋,是故小将觉得,还是需要小心一些,因为明日行军中有一处绝佳的埋伏之所。”</p>

“什么?在哪里?”王睿惊声道,虽然王睿不懂行军打仗,也看不起蛮人,认为蛮人是不会使什么计谋的,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王睿还是知道的。</p>

将军校尉指着案几上的地图道“明日我等行军所过之处,仍是在汉江之中,然而临近午时时,我军便要转过两道缓弯,转道进入大江之中,随即傍晚便可在西陵南五十里处上岸。”</p>

“而进入大江之前的这两个缓弯便是最好的埋伏之地,因为是转弯之地,是故船速无法加快,一旦受到埋伏,亦是无法快速通过。到时我军便要损失惨重了。”</p>

王睿闻言道“若是如此当如何是好?”</p>

楼船校尉道“刺史,小将亦无万全之策,只能拉大行进时的船距,随后小心行事而已。”</p>

王睿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要知道这一万州兵可是他想要升官的本钱呢!若是死在正面拼杀,积累大战经验,死一些,王睿也不觉得怎么样,可是让他手下的州兵单方面遭到屠杀,王睿可不愿意。</p>

于是王睿回头,看了一眼帐内的一众军司马道“诸位,可有妙计?”</p>

一众军司马皆是沉默不语,突然一坐在最后面,二十岁左右的军司马起身道“刺史,在下倒是有点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p>

王睿一见是黄忠黄汉升,便笑道“汉升,有何想法,经管言之。”</p>

黄忠原本不过一小兵,在王睿巡视军营时见黄忠勇武,并略懂韬略后,便一路提拔至军司马,可以说是有着知遇之恩啊!</p>

“诺”得到王睿允许的黄忠道“在下的想法,其实很可笑,就是连夜派人过去查探一番,若是有埋伏,能破则破,不能则回来向刺史禀报,待明日大军一同出发时,给予剿灭。若无埋伏,便可明将士驻扎在那里,待大军过后,再行前进。”</p>

黄忠一番话,让帐内一片寂静,没错,这个办法确实很可笑,但是效果却是很好,至少眼前的忧患,一下便消失了。</p>

王睿眼中带着赞赏看了一眼黄忠,随即道“不知谁人愿率本部兵马前往啊?”</p>

黄忠一抱拳道“刺史,此事在下想出来的,便由在下前往吧!”</p>

王睿想了想,道“也好。如此汉升便率本部兵马先行前往吧!”</p>

“诺”</p>

王睿命黄忠前往,其实就是看中的黄忠的武艺,王睿虽然不通武艺,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黄忠的武艺在荆州当属第一。</p>

有如此猛将,王睿怎么会不用呢?</p>

当下,黄忠便领了麾下一千兵马乘船朝而去。</p>

一千兵马分乘三船,黄忠站在居中的船头喊道“弟兄们,还有两个时辰才能到达地点,现在都休息一下吧!不然到时候,可就没机会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