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形势(1 / 2)

加入书签

 兴化军的巨大变动,让陆七对新建制的东吴军影响力几乎全无,他举荐成为营将的将官,全部都成为了南都旗军,李国主的拆军明显是早有准备,新建制了的东吴节度使军,用了大量的京城外放将官,也明显限制了周正风的军权。</p>

陆七从兴化军的被拆分和废去军制,可以猜度出李国主的打算,如果没有楚国的进袭,李国主新建制的东吴军,会很快开赴了常州驻扎,之后变脸收管常州军田,但现在楚国进袭,昭武军的反叛,让西部的军力不但难以东调去常州,反而东部还得募军支援西部的战事。</p>

看来是不宜等候李国主的收管田地了,若是等西部战事有了稳定,唐国和周国的对立也得到了和平,李国主就会集结大军对付常州了,甚至会与周国勾结的图谋常州和苏州,当然李国主未必会愿意勾结周国,而是周国会压迫李国主合作了勾结。</p>

李国主日后收管常州的合情理由,已然是有了,就是既然吴城之封已然是郡主,那就不能再拥有了公主府的官制,于是郡主府军会变成了节度使军,郡主不再拥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力,常州军田自然就得归为了朝廷接管。</p>

此一时彼一时,陆七以前是惧怕了与唐国起战,所以只能隐忍的由了李国主盘剥,如今既然有了楚国的异军起战,那就有了不惧唐国的条件,应该让常州尽早的完全归管了。</p>

陆七深思之后,给辛琴儿去了一封密信,阐明了如今的形势和李国主的所为,询问若是往了常州出军占据,是否属于急功?</p>

他最担心的是一旦公开占据了常州,会促使了唐国与周国联军,可是不公开占据了常州,等李国主能够西军东调,削夺‘公主府’合法性的时候,会不会陷入了被动。</p>

密信去后,两日后在建州的辛琴儿回了信,辛琴儿的观点是不宜过早的占据常州,因为新立的晋国需要时间稳定政权。</p>

辛琴儿告诉陆七,常州收获粮食的时候,早就有一半秘密运去了苏州,如今常州的仓米在明帐上的,已然支出了很多,一旦仓米没有了,那么李国主就只能买军户的米,或者是强征,无论用那种取米的方法,都会对常州进一步的脱唐归治有利。</p>

陆七看了回信心头大畅,想不到辛琴儿早就掏走了一半的常州收获,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常州米是丰收了,可是具体收获了多少,只有公主府有说话权,常州的州官也只能盯住现在的明帐和常州仓米,而陆七之所以闹心的想了急功,就是不甘心常州米白给了李国主作嫁。</p>

辛琴儿还告诉了陆七,自兴化军撤军走后,越国军立刻回到了衢州和婺州,而苏州军占据处州和温州之后,在处州丽水一带与越军对战了一次,结果是不分胜负,而越军进攻一次就息兵不前了,与了苏州军处于了对峙状态。</p>

如今晋国拥有了西部六州,地域大过了苏州太多,可是人口却少于苏州,地广人稀,使得防御的难度很大,如今只能重点屯兵于漳州,建州和处州。</p>

漳州那里屯兵五万,以了一万饶州兵勇军和一万苏州军为主,收降的两万清源军和一万镇西军,打乱的归属了饶州兵勇军,一万苏州军没有用于掺杂闽地降卒,事实上是主要的震慑战力。</p>

建州屯兵有十万,大部分是陆七带来的抚州兵勇,少部分是闽国降卒,号称十万军,可是真实的战力和稳定性,实在是不堪重用。</p>

处州屯兵了八万,六万是苏州军,两万是吸纳了降卒,如今西征的八万苏州军折损了一万,严峻的防御形势也难以调一半苏州军回去了,主要原因,是比计划多占了处州和温州。</p>

辛琴儿言他应鱼华轩的建议,以晋国的名义派了使者去抚州,与楚国谈判,想定下互不侵犯的约定,但使者一直没回来,如今她只能尽快的整军和授田安抚人心。</p>

陆七畅快后,很快冷静的进入了思索,常州之事还得隐忍下去,晋国的事情才是胜败一线,不得不先顾虑了,他谨思良久,终于出门离开了鄱阳县,带了四个护卫赶去了余干县。</p>

抵达余干县时,见到的是一片杂乱的驻军,李国主的拆军圣旨,让兴化军将士陷入了低落和混乱,尤其是将帅们,心情非常的不甘不爽,除了不愿意与亲近了多年的上官或下官分离,拆军后反而被削权的事实,让将帅们郁闷,但无人能够反对了拆军。</p>

陆七独自一人,一身军甲的去打听寻见,很容易找到了燕魁山的营军,燕魁山乍一见到陆七,非常意外的怔了一下,随即笑了的迎前,习惯性的轻擂了一下。</p>

“陆兄弟,你怎么来了?”燕魁山笑问道。</p>

“我有了极大的难事,所以过来见了哥哥,想问问哥哥,能不能够帮了我。”陆七微笑说明了来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