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罗民解惑(2 / 2)

加入书签

不知何时,罗民宽厚的大手搭上他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谨行啊,大海行舟暗礁无数,常常容易迷失方向。一个好的舵手,应该永远知道自己的主航向在哪里,唯如此才能真正一路走下去。”</p>

孟谨行感激地看了罗民一眼。</p>

这位长者如此了解他,连他内心的迷茫全部看在眼里,令他觉得周身充满了温暖。</p>

虽然,罗民的话也多少透着一些无奈,他强调的是“走下去”,而不是“达到终点”,但恰恰是这样没有欺瞒的指引才更显出罗民的真诚。</p>

“谢谢书记,我知道怎么做了!”孟谨行认真地看着罗民。</p>

罗民欣慰地拍拍他的右臂,“做对得起良心、俯仰无愧的干部,我期待你有一天能对自己说声问心无愧!”</p>

……</p>

市里的任命文件下来后,踌躇满志的慕啸天接连召开各项工作会议,触角伸向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大事小情必得顾问,凡未经他许可的工作,无一幸免地被他批得体无完肤。</p>

官场中多的是见风使舵之人,眼看自己的分管上司都失去了话语权,各大机关单位的头头们开始跳过柯周、黄梁、纪发奎、何春桃这些分管副县长,开始直接去慕啸天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兰芝县政府的县长办公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p>

傅声扬、邓琨出于平衡需要,一致同意汪桢的提议,在提拔慕啸天担任县长的同时,把孟谨行也往上拉了拉,接替慕啸天担任常务副县长。</p>

由于傅声扬最终没有同意兰芝县政府再被一名副县长的缺,孟谨行在担任常务副县长后,不但接过了发改外事财政这一摊工作,还继续兼顾着过去的一摊分管工作。</p>

正因为如此,尽管慕啸天采用高压态势,以最快的速度收了其他几位副县长手中的权力,但他却没能把孟谨行的权力一并收入囊中。</p>

不是慕啸天不想这么做,而是他眼下还做不到这一点,最大的原因在于,兰芝的财权审批权一直是由常务副县长掌握。</p>

他担任常务副的时候,手里没项目没钱,上面又有钟敏秀这个县长压着,手里空捏着一支笔,下面来找他批钱,他还是得看钟敏秀的脸色去与孟谨行商量。</p>

如今,他成了政府一把手,又为兰芝引进了几亿的项目,那支笔却到了孟谨行手里。</p>

慕啸天决心要从孟谨行手里把这支笔收回来!</p>

当领导最重要的得把控两样东西:人和钱。</p>

人反映的是人事权。</p>

钱反映的是财政权。</p>

钟敏秀是组工干部出身,上面又有刘国华撑腰,慕啸天不会傻到去与她争人事权。</p>

但他作为县委二把手、政府一把手,岂能容忍三把手握着财权与自己分庭抗礼?</p>

慕啸天回家跟老头子说了此事,求老头子给出个主意。</p>

慕新华心中暗叹儿子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但到底还是替他出了主意,让他找舒凌聊聊这事,鼓动舒凌在书记办公会上提出这事。</p>

为怕儿子到时候话说得不妥帖,慕新华暗中又召见了汪桢,把意思透了过去,希望汪桢能点点舒凌。</p>

舒凌原是想着唐浩明下台是自己的一个机会,毕竟钟敏秀来兰芝时间还短,傅声扬又一心求稳定,基本不会在这个时候从外面空降一个书记进来,自己这回终于能扬眉吐气当一把手了。</p>

没料到,人算不如天算,他白往汪桢那里扔了八万块钱,到了一句办不了,这事就算完了。</p>

从钟县长变成钟书记那天开始,舒凌每回看见钟敏秀,内心就忍不住要想象一下这个风韵犹存的女人,是如何在刘国华的肥短身形之下婉转承欢,以此换得事业蒸蒸日上的。</p>

这种心态之下,汪桢突然召他,舒凌就如同在黑暗中见到了星光,屁颠颠就去了。</p>

汪桢先是假惺惺对没能为舒凌寻到机会而遗憾了一番,接着又表示舒凌年纪还轻还有机会,继而又透露,他这次跟省委慕部长汇报工作时还特意提到舒凌,向慕部长强调了舒凌对慕啸天的支持。</p>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p>

舒凌鉴毛辨色,对汪桢要他支持慕啸天工作的态度心领神会,当即表示一定不辜负慕部长和汪部长的知遇之恩。</p>

慕啸天找到舒凌时,虽然说得辞不达意,但汪桢打过强心针在先,舒凌一下就明白了慕啸天的想法,当即表示心中早就觉得财政一支笔就该捏在政府一把手手里!(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