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夜谈(1 / 2)

加入书签

 李耀武在北堡吃过晚饭,便拉着营田司判官黄志渠到汉延渠上散步,身后跟着吕方逸、李延忠等人。

李耀武望了望四周,说道:“黄巡官,这营房修建,以什么材料为主?工期大概多久?能否在入冬前入住?”

黄巡官说道:“回押衙,材料是以砖石和木材为主。挖土、制砖、制瓦、烧窑、出砖、出瓦,再修建不难,难在木材要自然阴干后才能做梁,否则使用后容易开裂。所以先只能修小的间房。”

李耀武想了想,说道:“能否将刚砍的木材也装进窑里,快速烘干以脱掉大部分水分。”

黄巡官想了想,觉得可行,说道:“押衙,这办法可以一试,应该可行,关键是要把握好火候。”

李耀武道:“这方面你是专家。这样,如有木匠、泥匠、石匠、铁匠等工匠,您将名单报来,优先招为辅兵以发放军饷补助吧。”

黄巡官大喜道:“谢押衙!这样他们更会用心办事了!”

李耀武道:“我不懂技术,能帮的的有限,主要辛苦您啦!黄巡官,如能力特别突出的工匠,你再推荐,提为官身也是可行的。”

黄巡官心想,武将中还有这么重视人才技术的可真不多,内心大受鼓舞,决定自己也一定好好干。

李耀武又说道:“黄巡官,再向您请教,灵州的这片塞北江南,之前都是种植小麦的吗?”

黄巡官说道:“是的,南方为水稻,北方以粟和小麦。”

“亩产大概多少吗?”李耀武问道。

黄巡官回答道:“粟和小麦亩产量一百余斤,水稻亩产量将近300斤。”

“哦?水稻产量高这么多呀?那我们这里能够种植水稻吗?”李耀武关心的问道。

黄巡官看了看李耀武,思索了一会,回答道:“应该可以,灵州灌溉水源充分、土地肥沃、日光也足。但水稻种植复杂很多,但好在吃起来简单。”

“哦?你详细说来听听。”李耀武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黄巡官说道:“水稻从育苗到插秧,再到各种田管,以及最后的收获,种植程序远比小麦复杂。不过水稻食用起来就方便,水稻成熟收获后,只需经过脱壳一个环节,就能直接食用,或蒸或煮,都是非常的方便。而且亩产量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