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镜花水月(2 / 2)

加入书签

楚天赐点点头笑着说。</p>

“此印为世传克制鬼神的主要法器,为正一宗坛的镇坛之宝,用于重要的上表时落款处盖章、符箓上的盖章,只有盖了该印章的文书,才被认为具有号令鬼神的能力。”</p>

“那这印和明十四陵的线索又有什么关系?”越千玲还是不明白的问。</p>

“石像上的印是石头雕刻的,但真正的印并不是石头做的。”</p>

“阳平治都功印,玉质厚七分,横长各一寸半,金螭纽。”秋诺显然对文物鉴赏天赋非凡,对这印也了如指掌。</p>

“秋诺说的对,阳平治都功印是玉做的,天师石像手指方位,而这印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线索在什么地方。”楚天赐点着头说。</p>

“我怎么越听越迷糊,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越千玲焦急的追问。</p>

“围着这银杏树的其他树按照五行八卦种植,玉在五行里属金,金所指的方位是西方,就是说我们要往一西方去找。”楚天赐心平气和的介绍。</p>

“天赐哥,就算知道在西方,可西方的树也很多,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棵树啊?”秋诺摇着头说。</p>

“呵呵,都说了天师洞里的张天师石像有几面?”楚天赐反问。</p>

“三……三面!”越千玲忽然兴高采烈的笑着说。“我知道了,以银杏树为中心,西面的第三棵树!线索就在那儿!”</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p>

按照这些推断出来的线索,楚天赐很快找到西面第三棵树,和周围其他树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树的旁边有一块岩石,在岩石下面有一个被凿空的石凹,里面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泉水。</p>

岩石上刻着密密麻麻的道教经文,倒影在泉水中,石凹下面有一个石眼,楚天赐用手摸了摸,自言自语的说。</p>

“这个石眼是人工所为,大小……。”</p>

楚天赐说到这里,拿出龙头木,和石眼对比,大小刚好合适,抬头看看身后的两人,小心翼翼的把龙头木插了进去,果然完全吻合。</p>

龙头木是空心的,插进石眼后,从龙头里竟然流出泉水,石凹里盛满的泉水水位缓缓下降,等到龙头不再有水流出来,楚天赐看见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水平面所倒影的岩石上的刻字和刚才完全不同,在石凹露出的地方刻着四个字。</p>

镜花水月!</p>

刚才还可以看见倒影的整个岩壁上的刻字,现在只能看见岩壁中间雕刻的石像。</p>

越千玲抬头看着岩壁上的石像,半天也没看出端倪。</p>

“找了半天什么也没发现!”</p>

楚天赐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石凹里倒影的石像,忽然漫不经心的说。</p>

“你们从里面看见了什么?”</p>

“天赐哥,不就是一个倒影的石像吗?”</p>

“镜花水月……你们不要管其他的,就从这倒影来看,你们看见什么?”楚天赐若有所思的问。</p>

越千玲走过去低头看了半天,偏着头说。</p>

“就这么看倒是挺像一座山上刻着一个雕像。”</p>

“一座山上刻着一个雕像,又倒影在水里……这是在指一个地方啊?!”楚天赐皱着眉头淡淡的说。</p>

“天赐哥,我……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和这倒影一模一样。”秋诺在身后不太确定的说。</p>

“什么地方?”楚天赐和越千玲几乎同时问出来。</p>

“三江汇,就倒影着一座举世闻名的石像,同样也是雕刻在山上,不同的是,山就是一尊佛,佛就是一座山。”</p>

“乐山大佛!”楚天赐看看石凹里的倒影,猛然一拍大腿兴奋的说。“这个线索留的真可谓巧夺天工,只字不提却把线索流传下来,的确是乐山大佛!”</p>

越千玲听完重新看看石凹里的倒影,终于也明白什么叫镜花水月,单从倒影里看,果真是一整座山上雕刻着一尊石像,而且倒影在水里,和乐山大佛倒影在三江之中不谋而合。</p>

请到m.。</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