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二十八章 这局大棋(2 / 2)
两千五百年,那是一个漫长的岁月。
在无数个漫长岁月的发展中间,吴家一家人世世代代的在此处繁衍生息,一点点的构筑着属于东南东南一禹的辉煌。
在东南,你可以不知道这里的省长和省委书记是谁,但你一定知道东南这一片的徒弟上许多掌控着重要资产的人其实都姓吴,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吴家的后裔,有的还没出五服,有的或许只是祖上是吴家的某一支,总之在东南,吴姓之人在吴家这颗大树的遮蔽下攀岩生根,在长达二千五百年的时光里牢牢地把控着这片土地。
但吴家又是十分低调的,吴家从事的事业也仅限于商业,吴家子弟从不许入朝做官,吴家不涉及政治,所以吴家才能从两千五百年前一直到现在一直的繁衍生息,从未遭受到巨大的打击。
世家大族不涉政治,其实这已经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默认的铁律。
世家大族生活在华夏的某一个区域,他们的实力已经强大到能够掌控到那一区域国计民生的程度,几乎已经触碰到了国家政权的底线,所以在华夏,许多世家大族为了隐藏锋芒就会勒令自己家族的旁系以及嫡系弟子绝对不许入政从政。
如果某一个家族既掌握了某一地的经济,而且这个家族还掌握了这个家族在本地的政治权利,那么这个家族距离灭顶之灾也就为时不远了。
水满则溢,月满盈亏的华夏古老哲学很有道理,世人要想在这个国家好好活下去,就不能不忽视这个道理。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吴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吴家发展了两千五百年也相安无事。
其余的世家大族,秦家,刘家,楚家无不坚守这个底线,最接近这个底线的也不过是,川西刘家有胡海泉那么一个当省部级大官的女婿而已,女婿并不是嫡系,所以吴家暂时没有触碰到华夏的底线。
楚家在东北是发展黑道势力的,至于政坛上,整个东北就没有一个姓楚的大官。这是因为楚家不行吗?是楚家没能力扶持几个楚家的政治天才当上大官吗?不,楚家肯定是有足够的实力和话语权将楚家人扶持上大官的位置的,但楚家不会那么做,那么做的结果只有一条路,楚家会在国家这个暴力机器的摧残下瞬间毁灭,化作飞灰。
至于秦家,那更不用说了,从秦关西往上数三辈子就没有一个秦家人在政府做官,秦家的血脉比较特殊,后代比较少,往往一代人都是一脉单传,秦家那有限的旁系子弟大部分都只是在关外做一些小生意,顶多在关外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没有一个秦家人当上大官。
秦家唯一的大官就是秦关西秦关西说起来还是个中将但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秦关西这个中将是没兵权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名誉上的将军
哪怕是红岩岛上驻扎着一个联合舰队,但那舰队的指挥权并不在秦关西的手里,哪支军队的指挥权牢牢的掌握着国家的手里,而秦关西也只是能建议建那支军队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而已,而倘若真的有一天秦关西想要调动那只舰队的话,舰队的各个舰长,包括萧晓晓那妞儿在内的军官都肯定不会听从他的指令。
所有的世家大族发展了那么多年,其实每个家族都有每个家族的生存哲学,这个哲学最简单的哲理就是要知道进退,要懂得急流勇退适可而止。
唯一不懂得这个道理赵家之惨家就是活生生的反例。
赵家霸占京南,其势力已经蔓延到了京南市的各个角落,按理说这时候的刘家最应该做的就是知进退赶紧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可是刘家却偏偏不这么干,刘家不但占据了京南的经济脉络,而且赵家人还在国安局有着一席之地。
而国安局正是维护国家安定,平稳各个家族的存在,赵家将人安排在了国安局内部,这不是找死吗?再加上后来的赵高不知天高地厚妄图改天换地,结果遭到了华夏政府乃至整个武林的反对和镇压,这次导致赵家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在京南市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趴着,再也不敢叫嚣。
华夏几大家族,说白了都是华夏这盘大旗下几颗稍微重要的棋子而已,棋子再厉害也不可能跳出下棋之人的手掌心,更不可能跳出棋盘,因为跳出棋盘之后,棋子便什么也不是
至于华夏这盘棋下棋之人是谁?其实这个下棋的人并不是一个人,下这盘棋的人,是十几亿的华夏人,准确的概括,就是十几亿人的集中利益和集中思想精神。(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