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时代(2 / 2)

加入书签

对于后世的科技,他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早年的那些中学物理或是化学,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不知道,并不代表不会用,首先就是要认识,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人家不但知道,而且有理有据。

“抚帅说得可是这个?”

张青云在答话的同时,拿出一块绢帛在手上擦了擦,虽然是白天,偏厅里没有点上油灯,显得十分灰暗,在他的手上,很明显地冒出了一丝光亮,还伴随着轻微的“滋滋”声。

摩擦起电!

学渣刘禹一下子愣住了,感觉就像是拿出一张百元红头大钞去向人炫耀,人家不慌不忙地摸出一张绿色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来,那种。

“南齐书上有载,雷震山林寺上,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陈允平也反应过来,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不是说古人只知道雷电是天之怒吗?这还怎么普及,好在当了这么久的官儿,脸皮还是历练出来了,刘禹微笑着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学识渊博。

“正是你等说的那种,其实不光是发生在自然界,就是外界,同样也正为我所用,比如说,传音筒。”

刘禹拿出那个黑匣子,在上面扭了几下,将后板的螺丝打开,露出了里面的结构,他买的这种和早期的手机有点像,都是电池分离型的,如果多准备一些电池就能应付不时之需,只是过程有些复杂,他没有时间去讲解罢了。

将那块黑黑的电池块抠下来,几个人立刻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原本亮起的指示灯,熄灭了,通常这个时候,就是换一部或是让军士们去摇那个转转,直到上面的灯亮起呈现绿色为止,这是严格的操作顺序,也是刘禹反复向他们灌输的,只按着程序做不问为什么。

现在他想要告诉这些人的就是这个为什么。

“这个事物,就是蓄电之用。”

小小的黑块块在几个人的手中传递了半天,除了上头有几个黄金色的金属片片以外,看不出任何存在着,张青云方才演示的那种蓝色光亮的可能,但是既然是从刘禹嘴里说出来,当然没什么可以质疑的,因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莫看它小,蓄满之后,可供用上好些天。”刘禹当着他们的面,又将那个黑块块塞进了后面的空档处,动作很慢,让他们清楚地看到,正是那几个金色的片片对准了后面的一个缺口,这才丝毫不差地能安上去。

“抚帅之意,是说军士们摇出来的,就是电?”张青云的联想还是挺丰富的,倒底是年纪青,想法怎么着都会大胆一些,刘禹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适才你在那张帛书上擦拭,是不是有些麻酥之感?”见张青云点点头,刘禹继续说下去:“那就是所产生的电,军士们做的,就是不断地擦拭,当然不是绢帛,而是铁或是铜。”

“这个电就如水一般,只是寻常不得见,它可以流入像这样的方块中,等到蓄满了,就能为我们所用,实际上,外头马路上那些铁柱子里头,也有着这样的方块,不过他们所产生的电,又同军士们不一样,是日光照射所致。”

不涉及到原理,刘禹只需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可以了,因为这些现象古人并不是没有认识,实际上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无神论者,他们所秉持的,就是眼见为实,只有解释不通的,才会归咎于上天或是神怪,但是也并不是盲目相信,从这一点上看,东西方的学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对于制度,科普要来得容易一些,刘禹从这上面着手,才是更为贴近现实的做法。

“这样的电,不光可以传音、照明,还能驱动机械、带动船舶,甚至是上天入海。”刘禹的话让几个人的脸上都莫名地亢奋起来:“诸位,在本官的心目中,元人不足惧,野蛮对上文明,虽可逞一时之勇,终将被先进的技术淘汰,而要掌握这些技术,就必须打破原来的制度,消除一切人为的壁垒,以邻为壑,乡村不闻的日子结束了。”

他的站起身,用力的挥了挥手,高大的身躯一下子挡住偏厅中的大部分光线,让众人只能看到一个不甚分明的影子,而那个影子的背后,就是光明。

“我们要创造的,不是一个港口,一个城市,一种制度。”刘禹的声音在他们的耳中飞舞着,在他们的血液中跳动着。

“而是一个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