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了解情况,阴差阳错(2 / 2)
能够断定之后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这可是锦衣卫在资料表里面明确写明的。</p>
这刚问第一个问题就直接否定,难道杨春生当真只是底下人好大喜功编撰出来的?</p>
这时候村令何云华却突然皱眉,开口问道:</p>
“杨春生之前你不是说你能够断定之后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吗?”</p>
“村令大人,是这么回事儿,我说的断定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得看是哪一个月。像有的月份他天气比较平均,基本不会出什么大的变动量的话,看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其实很简单。但要是天气情况复杂的话,断定一整个月那就难说。”</p>
与身穿衣甲,骑着高头大马的崇祯对话时,杨春生张口蹦不出几个字来。</p>
但回答起村令何云华的问题,他却一讲就是一大串。</p>
听了这番话,崇祯的脸色比刚才好看了些许,然后,继续问道:</p>
“天气复杂的情况下,你能断定多久的天气?”</p>
杨春生的这个理由,崇祯能够接受。</p>
但是对于复杂特殊的情况下,能够断定多久天气这一点,崇祯也相当看重。</p>
毕竟,真正出现天气问题,异常的情况下,才是最需要鉴别之后天气情况的时候,杨春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断定的时间长度,才是朝廷最需要的。</p>
“复杂情况,大概,大半个月。”</p>
听见马背上的崇祯提问,杨春生又畏畏缩缩了。</p>
“嗯,那当前,天气是复杂还是简单?你能判断多久?”</p>
崇祯再次开问。</p>
“现在,算是简单,能,能判断一两个月的吧。”</p>
听杨春生这样说,崇祯重重一点头,示意身旁的侍卫一眼,侍卫当即从怀中抄出笔墨。</p>
“好,那你将之后你能确定的天气情况说出来,我记录一下。”</p>
既然杨春生表示之后一两个月的天气情况都能够大致讲述,那崇祯便记录下来。</p>
别的农业相关,不是资深老农很难分辨,但是天气是晴是雨,雨势大小,任何人都能够看得出来。</p>
只要杨春生开口,那崇祯就能通过之后的天气,直接确定杨春生本人的成色,这样一来,整个榜单上的成色也就能有个大致的判定了。</p>
“这......”</p>
见到崇祯一行人这般架势,杨春生直接被吓住了,当即竟然不敢开口说话,生怕说错了遭到什么责罚。</p>
“嗯?”</p>
崇祯见此,眉头一皱,目光直接扫向一旁的何云华。</p>
到底是干了多年吏员,何云华看见崇祯眼色的瞬间,便领悟了崇祯的意思,当即上前冲着杨春生开口说道:</p>
“杨春生,将军让你说话,你就说话啊,这又没啥!”</p>
“将军就是没见过对天气这么有把握的庄稼把式,来看看热闹,你害怕什么!”</p>
何云华到底是吏员,而且还是村令这样算得上一村之长的存在,对杨春生说话一点都不客气,相当有官威。</p>
但是,之前还喃喃不敢言的杨春生,听了何云华的喝令,反而一下子仿佛放松了下来,立马找到了应对的状态:</p>
“诶诶,好咧,将军老爷,您稍微等一下哈。”</p>
“天气情况这块,这五天......”</p>
杨春生找到了感觉,述说起来,当即滔滔不绝。</p>
开口之后,崇祯才发现,这个之前与他说话话少还卡顿的老人,实际上相当能说。</p>
滔滔不绝一番话下来,不仅将自己对天气的预判说清楚了,还讲了不少自己这样考虑的原因。</p>
虽然听起来还略微混乱以及颠三倒四,但是崇祯能够感觉到,这个叫做杨春生的老农,心中对于天气的掌握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p>
尽管当下还没有进行确认,但是崇祯对他当真有这方面能力的信心已经有了一些,只不过,具体正确的程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罢了。</p>
“都记下来了吗?”</p>
“回......都记下了!”</p>
确认这些内容都被记录,崇祯点点头,看了看杨春生家里耕耘的这些田地,便转过了身。</p>
杨春生家的田地,看着相当整齐,显然是耕种的能力挺不错,锦衣卫上报的内容中,也包含这一块。</p>
毕竟,光靠能够识别天气,本身不善耕耘的话,那就基本都是在帮同村的人打工了,自己不可能积攒越来越多的田地。</p>
不过,这一块崇祯就不去研究了,他对此并不懂,就算走马观花看一遍也不会起到任何效果,这一点崇祯自己相当清楚。</p>
事实上,实打实听杨春生说出自己的预判,并让人记录下那番内容之后,崇祯今天的任务便算已经完成,不过,现在的他倒不急着回去。</p>
眼下既然何云华将自己当成了恩人,那倒不妨借此多了解一下村令实际的情况。</p>
毕竟,村令体系,崇祯也是拍着脑门建立起来的,有什么问题,应当如何修正,同样只能靠他自己了解、尝试。</p>
“回去你再给我讲讲你担任村令中的情况吧,我......有一个表弟,也是当村令的,正好向你取取经。”</p>
“诶,好咧!将军的表弟想必也是军中之人吧?我们这些原本吏员转的村令,都挺羡慕将士转任的村令呢。毕竟,当今陛下各种举动分明都是在培养将士......”</p>
何云华将崇祯当成乡间巡查军中的一个将领,彼此之前互不统御,自然有什么话都可以畅所欲言。</p>
而崇祯,则在何云华讲话的时候,默默听着,不断思索记忆。</p>
何云华讲述中,凡是让他觉得有必要探究的,他都会暗暗记在心中,准备等回京之后,派出锦衣卫,好好查探情况。</p>
此行,原本只是准备对农令体系的构建调查清楚,但却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竟然也有了让村令体系更加完善的情报。</p>
崇祯看着滔滔不绝的何云华,神色不可探测。</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