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农事忙完工事忙(1 / 2)

加入书签

 崇祯所撰写的政令,在这二十位农民都吃饱之后,便随着农民一起,被送回了自身所在的村落。</p>

前去送人送令的新军,崇祯让他们不急着回京,先在当地村落村令处住一晚,等明天村令问完话之后,带上情报一同回来。</p>

这样一来,今天显然就没办法得知农民们对村令体系的看法建议,于是,崇祯便只能再次将自身的精力放到了处理政务上。</p>

该说不说,去除掉所有京中官员之后,每天需要崇祯亲自处理的政务确实太多了一些,搭建了乡间体系,准备构建层级的村令、乡令、县令体系之后,城池之中的管理,其实也该往上搭建搭建了。</p>

否则,其他的都不说,一些管理京城的日常性工作,便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p>

而且,城池中的体系不建立,之后周边的城池正是纳入管理之后,那些城池外的村落自然好管,直接将村令体系复制过去就好。</p>

但是城池中如何管理,就成了一个新问题了。</p>

不过,眼下的崇祯当然是没空处理这件事的。</p>

春耕能够耕种的时期,也就一个月,这段时间之内,崇祯的主要精力必定只能放在村落之中。</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除非发生意外,否则,农事便是当下最重要也最紧急的事情。</p>

————————————</p>

“老黄头,你说说,皇上把你召进宫去,都让你干啥了?”</p>

“对对对,你见着皇上了吗?”</p>

“诶,别挤,别挤!”</p>

“黄大爷,你都看见些啥了?”</p>

......</p>

夜色将至,本该是鸟静人歇之时,但是十多个村落之中,却反而在这时候变得热闹非凡。</p>

之前被崇祯召见的村民,此时已经被马车送了回来。</p>

尽管他们在皇城中,在皇上面前,畏畏缩缩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但是仅仅是一介农民,被皇帝亲自召见这件事情,在村子里就已经是传奇了。</p>

等他们小心翼翼下了马车,然后利索回到自己家里,这时候,他们的家中,早就围满了前来凑热闹的人群。</p>

“别吵吵,别吵吵!都安静!”</p>

黄业贵在崇祯面前小心翼翼,几乎说不出话,但是等回到自己熟悉的地界,他的勇气和气势一下子就回来了。</p>

“黄大哥,你真的被皇上召见了啊,那你岂不是要当官了?”</p>

从小与黄业贵一同长大的邻居却又插了一句嘴,黄业贵自然就回上了话。</p>

“是被皇上召见了,不过,当官哪有那么容易?我就一苦老百姓,几十年的老泥腿子,怎么可能当官么。”</p>

这话一出,立马又有人问:</p>

“诶,黄大爷,你真的见到皇上了啊?皇上长什么样?”</p>

“对啊对啊,真的见到皇上了吗?”</p>

“见到了,不过,皇上那是什么人物?我哪里敢仔细看哦。嗯,反正,相当威武!”</p>

黄业贵的话语中带着眉飞色舞的骄傲。</p>

“黄大爷,不是说进宫都要切掉命根子的么?你的切了没啊!”</p>

“哈哈哈哈哈哈!”</p>

“要是切了,黄大爷就变成黄太监咯~”</p>

“去去去,谁说进去要切命根子的!而且,我又没进皇宫,我进的是皇城的一个宫殿。啧,你们不知道有多好看,地上的砖头都平平整整平得打滑!”</p>

“对了,皇上还请我们吃了饭的!”</p>

“诶呀,真的呀?那岂不是肉管饱?”</p>

“那哪止哦!我跟你们说......”</p>

......</p>

对于崇祯来说,这次的会见自然是相当失败的,毕竟他想问的问题,想知道的答案,基本上一个都没有完成。</p>

但是对于那些被他召见,而且还请了一顿饭的农民来说,这次召见却是无上的荣光,是可以光宗耀祖,一辈子传下去的。</p>

而且,在他们的炫耀之中,崇祯威严亲和的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p>

本来随着村令入村,并且一件一件切实地解决村民身边的难事,以及送来各种各样急需的农具之后,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声望便一时无两。</p>

现在再加上亲自召见农民,而且还请他们吃饭,更是让所有听闻这件事情的农民都感觉与有荣焉。</p>

与此同时,在与村民与邻居亲戚们炫耀了这么多之后,那些被崇祯召见的农民心中的害怕畏缩也基本消散一空。</p>

等到第二天,他们村子里的村令拿着崇祯所写的问题,依次问询时,基本上人人都能够开口。</p>

于是,第二天的一大早,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的新军将士,就骑着马,带着写满了纸张,奔赴京城,将这写满答案的内容交到了崇祯手上。</p>

只有二十份内容,这么点东西,崇祯自然不需要劳烦刚刚辛苦完的理政监再过滤一道,而是直接拿在手中,细细查看。</p>

农民们的话,经过村令的记述,口语化相当明显,一行行看过去,就仿佛在听他们说话一般。</p>

在查看的过程中,崇祯还当真看到了不少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问题,而且,里面还有不少很重要的点。</p>

等他细致将二十篇的内容统统看完,农令体系如何执行,也在他心中有了规划。</p>

“看来,还是要以一人分管数村的形式来,不过,就不能随意安排所管辖的村落了。”</p>

农民们的回答中,让崇祯最受惊醒的,就是他们的土地问题。</p>

每名被选定为符合合格农令标准的农民,自然都是自己有田的,否则也不可能展现出自己耕种的本事。</p>

当下,春耕时节,他们自然也都在自家土地上,根据自己的耕种方式,在田地中种上了庄稼。</p>

崇祯最早的想法,其实是将这些预备农令均匀分到当下京郊的四五百个村庄之中,保证三个四个村落中有一个农令。</p>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合适的。</p>

若是这样操作,那么这些农民自己已经耕种好的田地,就必须与其他人更换,因为土地上中下田的不同,尺寸的不同,仅仅换田所需的时间就不会少。</p>

而且换到不是自己耕种的田地上,他们要想达到自己之前的效果,就必须对已经种好的田地进行整顿,这样又会消耗他们精力。</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