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女主角(1 / 2)

加入书签

 为新片挑选女主角,宋铮首先想到的就是张婧初,她有舞蹈功底,演打戏应该不费力,可问题是张婧初的长相不容易被欧美观众接受,他这部和狮门影业合作的电影,主要的攻略对象就是欧美地区,女主角不搭调,到时候,观众肯定不买账。

同样的道理,周讯也被pass掉。

国际章倒是一个好人选,在好莱坞有一定的名气,能拍打戏,可是一来身价太贵,二来人家估计也看不上他一个好莱坞新人执导的动作片,再者,宋铮还挺烦这个女人的。

再有就是范兵兵,可是范爷刚刚在国内打开局面,在国际上就是小菜鸟一只,最为重要的是,宋铮实在是不想招惹这个女人,能躲就躲。

看着纸上众多女演员的名字,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化掉,到了最后,宋铮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至于自家媳妇儿,宋铮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演技太low,还怀着孩子,怎么演啊!

成名演员不行,难道要选一个新人。

想到新人,宋铮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名字。

汤维!

宋铮上辈子非常欣赏的一个大青衣,一个在气质上能够hold得住任何角色的女演员。

单论颜值的话,国内好些个花旦,刀马旦,青衣分分钟都能把汤维给爆成渣渣,可是要论气质,国内的女演员还真就没有几个能杀的过她。

汤维给人的感觉属于那种非常奇特的类型,她无论置身何等境地,皆能不疾不徐,笃定以待,即便内心再波澜起伏,一片厮杀,她都能在掩盖好兵荒马乱后,从容出发。

如果说任何女人都能被固定在某一种类型范畴的话,那么汤维就属于那种不能被定义的,因为她有千百种样貌:晨曦中醒来的慵懒,暮色四合时的伤感,陌生人面前的拘谨,爱人眼中的玲珑,少女时的一抹春意,成熟后的万千锦绣,她就像是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的,一幅参差多态的水墨丹青画卷。

看着并不惊艳,但是那种舒服的感觉,却能在不经意间沁到人的骨子里去。

现在的汤维还籍籍无名,事实上,在出演那部几乎让她“身败名裂”的《色?戒》前,她的演艺经历乏善可陈。

或许她最开始从来都没想过要从事演员这个角色,因为最初她的选择是导演,一直到2001年,台湾戏剧之父赖生川来到中戏做客席讲座,院里选中当时导演系的几名学生参与排演,汤维饰演的是五号病人的妻子。

她扮演的角色虽不惊艳,但对于人物超乎年龄与阅历之上的深刻领悟,以及踏实稳健的台风,让赖生川对其青睐有加。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汤维真正喜欢上了表演。

2005年,话剧《切?格瓦拉》复排选角时,汤维被推荐给导演杨亭,杨亭认为汤维气质干净,有剧中女战士需要的清爽与英气,因此选定她出演正方女一号。

后来杨亭带着汤维去韩国演出《切?格瓦拉》,她的脚扭伤了,却没有告诉任何人,简单处理完毕,坚持把几场戏演完,为了珍惜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她还把戏剧节所有的话剧都看了。

施施然,淡淡然,在别人那里需要一惊一乍完成的事情,在她这里就这样被轻轻带过,正是因为这种处变不惊,即使是后来因拍摄《色?戒》而引发的雷霆万钧,也最终被她波澜不惊地消化掉。

2007年,她参演李桉导演的《色?戒》,在她的演艺生涯里,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李桉,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一旦执起导演的话筒,便犹如“魔鬼上身”,在启用汤维前,他让汤维去魔都熟习戏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唱苏州评弹、学打麻将,而后又分别在燕京和香江进行魔鬼式训练,穿旗袍、看电影、苦读各类相关资料,每天近10个小时、历时3个月集训之后,李桉首肯,这才答应与汤维签订演出合同。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色?戒》拍摄期间,一共拍了118天戏,其中114天都在拍汤维,李桉慧眼识才,亦冒险博弈,把整部戏的成败都押在汤维身上,她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除了全力以赴。

电影公映后,她丝丝入扣的细腻表演,受到业内人士和众多观众的一致好评,影片亮相威尼斯影展时,获得最高大奖——“金熊奖”。

随后的第44届报道金马奖上,汤维亦众望所归,斩获最佳新人奖。

但盛名有时就是一把双刃剑,让汤维在拍完《色?戒》后先享隆遇,再受重创,《色?戒》在成就她的同时,也轻易将她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

汤维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她是一个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马奖的颁奖台上,送给她的形容词都是幸运、机遇,这些与自身努力无关的字眼。

或许汤维的确很希望成名,但显然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为代价。

2008年,汤维遭遇全面封杀,事业完全停摆,那年她28岁,女演员的黄金时期,前途未卜,命运难测,遥遥无期的出头之日,甚至从此或将万劫不复。

后来,在经纪公司的安排下,她带着全部身家去了英国,在异国他乡,她将一切清零,衣着素朴,低调行事,没有人知道她就是那个在大银幕上袅袅婷婷、风情万种的王佳芝,也没有人知道她就是那个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的汤维。

抛却浮名,汤维将自己完全沉潜下来,悉心学习舞台剧,甚至不介意去街头卖艺,并通过当羽毛球陪练挣得所需学费。

有人碰到彼时的汤维,惊讶于她一以贯之的淡定平和,眉宇间没有愁云惨雾的萧索,没有被打倒在地的怨怼。

为什么要将一切都写在脸上呢?

这世间波澜,这命定劫数,若无法逃过,就让它如夜空里的流星在黑暗中划过,所有的伤痕都只刻在心上,疼也好,痛也罢,隐而不置一词,更不必昭彰于天下。

沧桑注定不是用来老去的,它最好的功用是冶炼生命的琥珀。

在沉淀了两年之后,汤维终于得到了一个出演小成本电影《月满轩尼诗》的机会,并因此斩获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奖。

而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11年,她参演了《晚秋》,这部由韩国导演金泰勇执导、汤维和玄彬主演的电影,改编自1966年的同名影片,讲述一位因为母亲去世,而获假释的女犯,在西雅图与一名男子邂逅的故事。

汤维凭借这部电影,在韩国“第47届百想艺术大赏”上,以最佳女演员和人气女演员两项提名入围,一举夺下影后桂冠,也成为韩国“百想大赏”创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外国人。

借助这部电影,汤维强势回归中国的电影市场,并受到主流媒体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同。

当真是,山重水复处,柳暗花明时。

2013年,汤维与吴绣波联袂主演《燕京遇上西雅图》,一举打破华语都市爱情片票房纪录,2014年担纲演出反映著名作家萧红一生的电影《黄金时代》,亦引起巨大轰动。

从因为《色?戒》里的“裸戏”而遭遇全面封杀,到成为华娱圈里的“文艺女神”,这种颠覆性的跨度,不能不说是奇迹。

舒琪曾说,她要将脱掉的衣服一件件地穿回来。

但这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她如履薄冰地走了十几年,即便加诸桂冠,但仍在一些猥琐的目光下和卫道士的指摘里难以彻底脱身。

所以,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女性脱衣易,再穿难。而汤维能让广大的观众“不计前嫌”地接纳,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她让艺术归艺术,生活归生活,走下荧屏,她敬事勤勉,不争不抢,这个与荧屏迥然有异的形象才是她最真实的呈现,而很多女演员恰恰相反,她们在屏幕中收获了无数的仰慕,而现实里人设的崩塌,自然造成了强烈的反差。

前世的功成名就的汤维,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恬静淡雅,安闲悠然,她没有美到目下无尘,她的瑕疵显而易见,但她不像其他孤注一掷的女明星那样去疯狂整容,去毫无下限地炒作各种花边新闻,为博眼球和关注度,而将自己置于无序、失控、错乱、癫狂的事情她一件都做不来,也做不到,不是不肯不屑,只是她的天性使然。

她不是圣母,更不是无懈可击的道德完人。

人是什么?

欲望满身,所以,间或澎湃的功利心和虚荣心亦染指过她最初的选择,但一路走来,她听命于自我的差使,亦慢慢服膺于内心的准绳,她知道如何矫正人生中那些可为可控的路径,明白偶尔峥嵘强于永远山势崚嶒。

当别的女星人、戏不分,并慨叹人生如戏时,她却能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做减法,并极力淡化它的戏剧性,削弱它的荒谬感。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人生的态度,不是用力过猛,就是使力不及,而汤维既是在命运低谷里依然能仰望星空,这无法不让人真心欣赏。

作家韩松落说过:人的灵魂、人格,起初只是一粒沙粒,我们负责往上包裹珍珠质,使之圆润光洁,一旦人生衰退停滞,那些珍珠质难免会剥落,让最初的沙粒显形。决定珍珠形状的,是最初的那个沙粒,决定人生退潮期形貌的,还是最初的那个沙粒。那个沙粒,叫自我。

汤维便是将“自我”那颗粗砺的沙粒加以珍珠的釉质,并在焕发出凛凛的莹彩后细细打磨,足够自省,足够勉力,她让“自我”的徽记没有被其后的雨霾风障彻底剥蚀,更没有按照世俗的期许和社会的规尺将自己扭曲成面目全非的空心人,始终卓然而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一份宠辱不惊,怡然自足的智慧。

这个眼波潋滟的女子,目光中有妩媚妖娆的色彩,同时不乏几分灵性顽皮的跃动。而她唇边那一抹人淡如菊的微笑,有人曲解成魅惑十足的召唤,有人却似受到清新雅致的慰藉,她在外人的世界里被想象成万千面孔,而只有在自己的天地中她才能廓清迷雾,还原本色。

无论生活厚待于她,还是薄幸于她,她都能告诉自己,人生所有的时间,都不是虚度的,只要经过,肯定会留下痕迹,会变得成熟。

成而不滋骄,熟而不世故。

所谓清流难浊,大抵就是汤维这个样子。

宋铮确实欣赏汤维,特别是欣赏她的处世态度,只是很可惜,前世在嫁人之后,她的作品锐减,甚至到了隐世的程度,而关于她的演技,宋铮也一直持怀疑的态度。

从《晚秋》之后,一直到宋铮重生的那一年,他最备受瞩目的片子,大概就是许安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了。

只不过,说心里话这部戏并没有给宋铮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也和很多观众一样,开始质疑汤维的演技。

这听上去有点儿恐怖。

“文艺女神”汤维演技差?

确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关键是,这得看怎么比了,如果只是将汤维归于那类满足于演演“玛丽苏”、“圣母”、拿“马震”,“牛震”做噱头的女明星,也就根本没必要来谈她的演技问题。

但汤维恰恰不是,从陡然成名的那一部《色?戒》开始,她就被大众捧为在水一方的“女神”,并被赋予种种期待。

所以看过《黄金时代》,人们难免会感觉有些失望,因为汤维演的还是“萧红”那种调调,甚至被网友总结为“汤维演戏三大宝:发呆、叹气、头乱摇”。

她饰演萧红时,其刻苦用功的故事被广泛报道:用钢笔抄写萧红的作品,特意用繁体字,抄了几个月。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妮可?基德曼,她在出演《时时刻刻》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时,大量模仿、练习作家的笔迹写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