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2 / 2)
至此,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可是伴随着毕格罗和她的《拆弹部队》登顶,随之而来的争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毕竟,这还是奥斯卡第一次将最佳导演的殊荣颁发给一个女性导演。
在男性主宰的好莱坞,甚至全球电影圈,凯瑟琳·毕格罗的名字毫无疑问意味着一枚“性别”。只是谁都不能确定,奥斯卡小金人的荣誉,“最佳导演奖首次颁给女性”的突破,是否意味着横亘在片场、名利场、权力场的性别被拆除了。
人们在谈到凯瑟琳毕格罗的时候,总离不开性别,似乎她的性别让她所取得的成就被无限的放大了,但是别忘了,她本身也有着一个精彩人生。
有“电影狂人”卡梅隆在奥斯卡这个擂台上戳着,作为女人的凯瑟琳·毕格罗的胜利确实惹眼。
她虽然气质高雅、容貌端庄,但是,如果只凭着她诸多作品里的那股男人气质来展开想象,完全可以出现一个画面——她在角斗场里以一个大背挎把“世界之王”卡梅隆撂倒。
毕格罗显然是个电影界的狠角色,拍的是“猛片”,话音也阳刚:“拍男人的影片,我能干得更牛!”
有这样的势头,毕格罗让奥斯卡换了“江山”,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
这似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而奥斯卡奖也借此“升华”了自己——敢于让在全球制造票房旋风的商业巨片《阿凡达》扫兴而归,敢于直面全球影迷如浪潮般的争议,这显示了何等的勇气与坚守。
而对于毕格罗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新生”,在第82届奥斯卡之前,她被人冠以“卡梅隆前妻”之称,而从此以后,凯瑟琳·毕格罗成了一位独立人物,一部可以独自成章的神话。
看过《拆弹部队》的观众,就能体会到,凯瑟琳·毕格罗的镜头中流动的是男性荷尔蒙,她通过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以趋近真实的影像,冷静、客观地再现美军拆弹部队的日常形态,表达了一种对战争的反思。
而拆弹大兵的脆弱头颅面对非死即生的胁迫,神经已经被折磨到极致,他们时而狂热、时而沉迷、时而清醒,在看似正义的光辉下,对战争产生了“毒品”般的依赖,不可自拔,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看,《拆弹部队》都实在不像是女导演的作品。
当然,毕格罗也曾拍过一部女性题材电影,1990年,她拍摄了《霹雳蓝天使》,讲述男杀手如何引诱一位被停职,并接受调查的女警官。
虽然女人成为主角,但是毕格罗只是把男人和女人的位置互换了一些,影片依然是“雄性十足”。
特立独行的风格,也给她毕生毕生追求的电影艺术之路设置了许多障碍,与卡梅隆的导演之路基本顺风顺水不同,凯瑟琳·毕格罗一路走来要艰辛得多。
她并不是高产导演,而且她的电影也谈不上卖座,几部作品拍下来,《血尸夜》、《末世纪暴潮》、《魔鬼游戏》等票房都平平,后来她拍了耗资1亿美元的《k-19:寡妇制造者》,影片虽然口碑不错,却只在全球收回了6500万美元的票房。
有些影评人嘲讽说,她的电影作品可能在艺术成就上永远无法和她的绘画艺术相比。
2003年有本关于她的书问世,名字是《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好莱坞罪人》,认为她是好莱坞的另类,一个拍男导演题材的女人,打破了电影界的规则。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而毕格罗这次拍《拆弹部队》也碰到过很多波折,她的影片几乎都是站在好莱坞的体制之外,绝大部分电影虽然通过大的电影公司来发行,然而却全部都是由独立电影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
因此,她在片商眼中算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投资人对她的电影兴趣也不大,后来她找到一家法国电影公司来投拍《拆弹部队》,预算仅有1100万美元,最后还迟迟找不到发行商。
《拆弹部队》上映后,尽管全球票房只有1600万美元,还不及《阿凡达》的275亿美元票房的零头,但在业内却是大获好评,拿奖无数,并最终在奥斯卡上完美收官。
如今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最高处,毕格罗留给人们的也不是那种公式化的获奖感言:“我并不因我是首位获奖的女导演而骄傲,我更愿意人们说我是电影人,但是如果我的成功能给女导演和年轻导演以激励,那是我最为高兴的事情,我想对他们说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