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娱乐圈的边缘人(上)(1 / 2)

加入书签

 “空荡的街景</p>

想找个人放感情</p>

做这种决定</p>

是寂寞与我为邻</p>

……”</p>

明明是一首苦情歌,但骆华玉略带沙哑的声线却不让人觉得苦情,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历尽铅华的沉稳。</p>

把电脑音量调到一个30,宁希竹背部仅仅贴着椅背,半眯着眼睛。</p>

她突然觉得,骆华玉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更准确来说,在这首《一直很安静》里,骆华玉一开口,就能让人顿时静下心来。</p>

这其中固然有编曲的影响,苏景一如既往地凸显人声的编曲风格,将骆华玉的嗓音特点尽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但更重要的是,骆华玉在情绪的表达和感情的收放上更加的成熟和内敛,完美地契合了词曲上的隐忍不发。</p>

听着听着,宁希竹突然坐直身子,把播放模式切换成单曲循环。</p>

一遍又一遍,她终于明白了,一直很安静,不仅仅是默默地爱着,不求回应地爱着,更是一种克制。</p>

不是不明白“爱一定要有回应”,只是在爱情里不被爱的那个人,“始终不能有姓名”。</p>

奈何情深缘浅,“原来缘分是用来说明,你突然不爱我这件事情”。</p>

这首歌如同一只大手,把宁希竹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克制地爱着苏景的时光,一幕幕心酸历历在目。</p>

“还好,最后我们还是在一起了。”</p>

宁希竹庆幸地想着,在骆华玉的歌声中,慢慢睡着了。</p>

《一直很安静》火了,最高兴的就是骆华玉的铁粉了,纷纷在歌评里刷着“曾经的疗伤歌手终于回来了”。</p>

宝岛那边之前一直抹黑骆华玉的媒体也见风使舵地大肆赞扬起来。</p>

有意思的是,看着媒体的两极反转的态度,当事人骆华玉显得十分平淡,反倒是张宝伦这个被殃及池鱼的倒霉蛋,像个吃瓜群众一样欢乐得不行。</p>

“你还是别高兴得太早,我可听说了,温悦佳、陈平生他们也在筹备新专了。”苏景提醒道,在华音奖之后的庆功宴上,他又交到了不少朋友,时不时就发个信息过去刺探情报,倒是得到了不少消息。</p>

“我知道,恐怕今年的乐坛比去年还要激烈。”张宝伦补充道。</p>

苏景深以为然,尤其是第一季《千千阕歌》利用知名唱作型歌手打响名气后,和网云音乐达成合作,大量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独立唱作人登上了第二季《千千阕歌》的舞台,虽然没有第一季的星光熠熠,但激烈程度却是丝毫不减。</p>

不难想象,作为节目的策划方之一,亚驰传媒肯定会注入新鲜血液,继续抢占流行乐坛的市场。</p>

而后来者的出色表现,也让他们这些走在前面的人倍感压力。</p>

“挺好的,这样的乐坛才有趣。”苏景说道。</p>

张宝伦轻笑一声,问苏景:“你的第二张专辑也应该在准备了吧?”</p>

“有个大概的想法了,过了年再准备。”这事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苏景就老实回答了,“对了,你呢?”</p>

“我今年有演唱会啊,没时间做专辑了。”张宝伦回答道,而且他去年才发了一张专辑,像他这种咖位的,没必要像苏景这种新人一样,用一张张专辑去丰富歌库、堆积人气。</p>

“演唱会啊……”</p>

苏景突然就酸了,开演唱会不难,但办巡回演唱会就真的难,数遍整个华语流行乐坛,能开真正的巡回演唱会的歌手屈指可数。</p>

对苏景而言,举办演唱会都太遥远了,更别说是巡回演唱会。</p>

首先,他没有那么多钱。尤其是大型演唱会,场地租金、舞台、灯光、音响、安保、宣传等,再加上工作人员的酬劳和开支,动则几百万上千万的,除非他向老舅拉投资,不然还真承受不起来。</p>

再者,他没有那么多歌。出道尚短,底蕴不足,他目前的曲库还撑不起一场演唱会。他要唱什么歌观众们一猜就能猜到,没有期待感。毕竟他想开的是真正的演唱会,而不是粉丝见面会。</p>

最后,他的粉丝还没有忠诚到可以为他的演唱会买单。花个两块下载一首单曲,开个平台会员包限额下载歌曲,花个几十块钱买一张专辑,都无所谓,横竖不过一顿或者一天的饭钱。但要花几百块几千块去看一场没有期待感的演唱会,抱歉,你谁啊!</p>

听得出苏景语气中的羡慕,张宝伦笑道:“我在南粤有两个场,一场在南都,一场在端州,有兴趣的话,嘉宾就给你了。”</p>

“可以啊,过过瘾。”苏景明白张宝伦是在关照自己,所以也没有客套。而且说来惭愧,他还真没有在上万人的场馆里唱过歌,能借此机会体验一下,也是一件好事。</p>

结束了跟张宝伦的通话后,苏景又投入到愈发紧张的春晚联排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