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华夏书院(2 / 2)

加入书签

亭子里就文蔚先生和水清先生,见到叶唐和洛瑶过来,两人同时笑了起来,看到叶唐他们心里就不出的舒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p>

尤其是水清先生,那笑容,灿烂得都没法形容了。</p>

叶唐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也没费唇舌纠结这个问题,这明显就是他很得二人欢心,求之不得啊,都可以称呼为‘简在师心’了。</p>

这是好事,不定以后洛瑶妹妹当他的妾很容易就通过了,水清先生可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他要是不同意,想要修成正果估计会十分困难。</p>

当然,看洛瑶妹妹的样子她自己也不愿意,所以还是别胡思乱想了,亲个嘴都没感觉,那还有戏唱么?左手跟右手永远是‘爱’不到一起的。</p>

文蔚先生没离开一个愿意是与水清先生聊的意犹未尽,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叶唐,他的那篇《爱莲》和《沁园春 雪》的事情还没谈,以这一文一词的优秀,发表在华夏文学完全没问题,得跟他好好商量一下。</p>

坐下后没多久就听到文蔚先生这事,叶唐有些无奈。又有些蛋疼,昨晚咋就不呢,非得放到今天,害得他不能陪媳妇儿和丈母娘,害死人了。</p>

但是这也算件大好事,华夏文学可比微语杂志有名气多了,一个级一流,一个二流,分量天差地别,叶唐想想就答应了。虽然好像有对不起丈母娘大人。但那日文蔚先生了优胜者在华夏文学上发表,现在要是拒绝会很不合适的。</p>

再者,丈母娘大人要好诗词他还有大把,没必要纠缠这两篇。做人得讲信用。既然是在诗会上念出来的。那就给文蔚先生发表吧,想来稿费也不会少,名利双收这种事傻蛋才会拒绝。</p>

叶唐答应的很痛快。眉头都没皱一下,文蔚先生一张脸都快笑出花来,实话他还真怕叶唐会拒绝,就算是在诗会上作出来的,但著作权还是他的,必须他同意才行。</p>

而且他的那篇文和那首词不算正儿八经参加诗会作下,是与别人比斗作出来的,连文字都没留下,没有他的同意华夏文学也是不能随便发表的。</p>

《爱莲》和《沁园春 雪》在网络已经流传遍了,但纸质媒体还没发表,在华夏,纸质媒体是尤为重要的,没有印成铅字,就算在网络再有名,也比不得现实成书发表刊印成册有用。</p>

尤其是像华夏文学这种刊物,不上一次你都不好意思你有多大名气,得不到权威的承认,始终会被认为是上不得台面,这就是中华国文化圈的现实,也是一种潜在的规则。</p>

叶唐对这也是有了解的,所以除了《鹊桥仙》《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几首在网上发表,其余的尽量都让余月清刊印发表了。</p>

当然,一开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讨好自家岳母大人,为了仙女,别诗词了,就算要他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更何况还有稿费可以收,何乐不为?</p>

在网络发表他可是一分钱都没收到过的。</p>

“子清,这里还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待叶唐和文蔚先生谈完正事,水清先生突然话了,一开口就是商量的语气。</p>

“什么事?老师您。”叶唐忽然有种很不好的预感,水清先生的神色有不像是好事的感觉啊。</p>

水清先生笑了笑,道:“文蔚兄今天跟我提了一下,想要推荐你去华夏书院学习,你的意思如何?”</p>

华夏书院是中华国最富盛名的一所学院,比之京城大学还要有名,一般人是进不去的,文蔚先生今天跟他提了提,他就有意动,叶唐的诗词文这些是不错,但是经史子集实在太不堪了,去那里学习一下很不错。</p>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里学习环境非常好,学习气氛也很浓厚,有数名大儒在里边任教,叶唐这块璞玉好好雕琢一番,想必对他的将来会很有好处。</p>

华夏书院叶唐还真不是十分清楚,奇怪的道:“华夏书院在哪里?是学什么的?经史子集什么的就算了,没兴趣。”听名字就跟古代学院似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他可真不想学,在那个世界读书时就差没被文言文折磨死,可不想再来一遭,闲暇时候看看那还差不多,专门学就算了吧。</p>

听他这么,水清先生就朝文蔚先生无奈的一笑,那时就跟他过子清不喜欢学这些东西,他还偏偏不信,现在怎么样?应验了吧。</p>

文蔚先生有无言,但还是笑道:“华夏书院在金陵,也不全是学这些东西,有很多东西学的,咱们中华国几任领导人都是从华夏书院出来的,你真不想去?”</p>

华夏书院其实也算是一所大学,要真全是那些课程,估计还真排到中华国第一大学去,现任中华国领导人就是华夏书院出来的,可以就等于美国的哈佛,耶鲁,英国的剑桥,牛津,培养出了一位又一位国家领导者。</p>

当然,文蔚先生的本意可没想让叶唐也成为国家领导人,他的想法与水清先生是一样的,把叶唐培养成一位大文豪,大诗人,那绝对比成为国家领导人有意义多了。</p>

要知道国家领导人好求,大文豪却是百年难遇的,华夏书院诗风鼎盛,去学习几年绝对比跟在水清先生身边要好,有竞争,有压力,才有动力啊。(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