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话:秦朝 1(2 / 2)

加入书签

到了夏朝的末年,费昌,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当夏桀的时候,离夏归附商,为商汤防御,败夏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

到了商朝末年,蜚廉-伯益九世孙中潏之子、恶来-蜚廉长子父子皆以财力侍奉纣王,周武王伐纣,击败商军,周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恨,蜚廉逃奔到霍太山,嬴姓自此中衰。到了周穆王,造父,蜚廉的次子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王防御,千里平定了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他的宗族乃为赵氏。

造父的侄孙非子,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即秦非子,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秦,让他继续为嬴姓祭祀,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当时为了谋求强兵兴国,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图强。魏文侯敢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李悝,李悝撰写《法经》六篇以为治国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地利、奖励农耕的经济政策,魏国遂渐变强盛。

为了改变秦国被楚国、魏国欺凌的处境,胸有壮志的秦孝公即位之后,他时年十九岁,他决心复兴秦国,再现秦穆公的伟业。秦孝公不吝重赏,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人商鞅就是这个勇敢的人,他从魏国跑来了,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著名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为公孙鞅。因变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称为商鞅。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实行连坐法,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

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度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与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避免私斗,奖励战功,按照军功大小取得贵族爵位,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按贵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无军功者不可得爵,私斗者受罚。

“军功爵”是缴杀敌首级数作为晋爵受奖的依据,此举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官制,士兵斩一敌军官马上可晋一级爵位,较之魏国只赏铜八两的规定高得多。有了军功即使是仆人也可以得到升官,没有军功即使是过去的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秦国平民从此有了用战功改变自身地位的希望,军人也成了最荣耀的职业。立军功者能升官晋爵,极大地刺激了秦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为国作战的勇气,掠地和缴获愈多也使秦国论功行赏愈有了资本。如此循环,秦军是愈战愈强,成为一支令东方诸国丧胆的虎狼之师。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国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为天子致胙、诸侯毕贺的军事强国。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被治理得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闻战则喜,乡邑大治。连周天子也送礼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领袖,各国纷纷前来祝贺,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富足的国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