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朱公伟大破黄巾 南法师初进洛阳(9)(2 / 2)

加入书签

朱儁一看南烨的大旗这么好用顿时心生一计。他先估算了一下刘备和韩忠的兵力。</p>

收编张宝败军之后,刘备的精锐兵力再次恢复到三千之数,南烨也补齐了一百亲卫,并且整体素质还有所提升。虽然韩忠精锐尽出,士卒数量也多于刘备,可士气、装备等方面与刘备军比较明显差了一个档次。</p>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交战胜负大约五五之数,就算刘备赢不了,拖住韩忠也是没有问题的。朱儁有了这个算计之后,干脆不理刘备这队先锋人马,率领大军径取宛城东北角。</p>

韩忠见朱儁分兵,非但没有焦急,反而有些欣喜。这回他可有了撤兵的理由,不用和南烨死磕了。于是对手下黄巾士卒道:“狗官大队人马要绕路攻城,我等当死守城池,不能让他们得逞。跟我撤!”说罢拨马就走。</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韩忠麾下士卒皆怕与南烨交战,见主帅一撤,哪还有再战之理?呼啦啦,后队改前队,跑吧!</p>

两军阵前,挥舞着丈八蛇矛叫阵的张飞都看傻了,也不知道敌军把自己晾在这儿是什么情况?大叫道:“你等跑什么?快来与俺厮杀!俺才杀了一个,你等就吓跑了?真是一群草包!”</p>

刘备、关羽也不知道韩忠唱的这是哪出?仔细观瞧,见黄巾军阵型散乱,不像是诈败,干脆引军从背后掩杀。黄巾军大败,纷纷奔入宛城。</p>

朱儁没走多远就听身后喊杀声四起,他还以为是刘备与韩忠接战。回头一看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只见刘备三千人马将韩忠上万人马追得鸡飞狗跳,全部赶回城里去了。</p>

朱儁本意是让刘备拖住韩忠精锐,他好绕路攻城。也不知道这韩忠是精是傻,竟然打都不打,弃了刘备直接退回城去。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攻城的难度,不过能旗开得胜也是一件喜事。</p>

每次刘备取胜,最开心的往往不是刘、关、张,而是苏双、张世平两个人。他们两个已经快被南烨培养成专职军火商了,专门负责买卖军需物资,其中利润着实可观。苏、张二人也知道饮水思源,所获利润大部分都拿出来帮南烨、刘备打造强军,即便如此,二人身价也比之前强之百倍。</p>

韩忠退回城中死守,朱儁只好分兵,四面围城。数日之后,城中断粮。韩忠早就怕了南烨,如今断粮更是军心大乱,于是遣人出城投降。</p>

那使者进了朱儁帅账行礼之后,也不问谁是主帅,张口就问:“不知哪位是南烨法师?”</p>

南烨看了看主位上的朱儁、皇甫嵩和卢植有些尴尬的道:“我就是南烨,你来见我所为何事?”</p>

使者向南烨行了一礼,直言道:“城中无粮,我家将军愿降。”</p>

南烨一听,这是好事啊!可刚要答应却被朱儁打断道:“你等黄巾贼寇,之前不来乞降,如今战事不利便要投降免死,简直做梦!宛城无粮,即日可破,岂用你降!”</p>

使者被朱儁噎的说不出话来,早知如此他就不说军中无粮了。如今被朱儁看破虚实,使者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南烨。</p>

南烨倒是有心纳降,可他身无一官半职,说了不算啊!而且他还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黄巾军可不是一人两人,而是成千上万。南烨就算招降他们也养不起这许多人马,更没有地方安置。所以还是要听主帅朱儁的安排。</p>

刘备看出南烨为难劝朱儁道:“昔日汉高祖之所以得天下,皆是因为能招降纳顺。朱公为何独拒韩忠耶?”</p>

朱儁道:“彼一时,此一时。昔日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重赏,劝人来投。今海内一统,唯独黄巾造反,若让其降,不治其罪,造反者多矣。贼人得利便劫掠,失利便投降,投降又再反,长此以往,非良策也。”</p>

不得不说,朱儁所言确实有些道理,可是南烨并不认同。但能依理求生记,何必欺心作恶人?要是百姓生活安定,谁愿意反反复复造反玩儿啊?降而复反,还不是说明朝廷没安排好?</p>

那韩忠使者下跪道:“我家将军誓不再反,还请大帅接纳。”</p>

南烨心中一直将黄巾军看做是农民起义军,并不认为他们就是天生的反贼,自然是希望得饶人处且饶人,便开口问道:“我且问你,是那韩忠一人愿降,还是那赵弘、孙仲皆愿降?”</p>

使者道“是我家将军愿降,因不知赵将军、孙将军心意,故不敢告。”</p>

南烨一听原来是韩忠一个人背着赵弘、孙仲投降,就知道事有转机,劝朱儁道:“朱公,城中黄巾有近十万人,如今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何况十万死战之人?不如许那韩忠戴罪立功,若是真心要降,就助我军破城,擒拿赵弘、孙仲。此事若成,韩忠不能复反,我军也可减少攻城的伤亡,岂不是一举两得?”(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