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13(2 / 2)

加入书签

南烨听典韦一说才想起那两人的脾气,笑着对典韦道:“洪飞要想有酒喝可要动动脑筋才行。”</p>

典韦戳在原地想了片刻,灵机一动道:“俺去找丁刺史讨道手令,定能将他二人留下,还请法师借名刺一用。”</p>

南烨见典韦还能想到借丁原之命压制二将顿时笑了出来,这倒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看来典韦为了喝酒还是可以憋出些急智的。</p>

典韦所说的名刺其实就是古代的名片,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称作“谒”或“拜谒”。到了东汉时期改称“刺”。三国时就有“遍谈百刺”的故事。讲的是夏侯渊之子夏侯荣是个神童,可以日诵千言,过目不忘,七岁能写诗文。当时曹丕已然做了皇帝,听说之后便召见他,在场宾客有上百人,每人各送一刺,上书爵位姓名。夏侯荣过目之后,与众人攀谈,没有认错一人,故而人人称奇。</p>

这名刺的作用除了自己当名片来用,还可以证明身份。典韦持南烨名刺去见丁原就说明留二将饮宴是南烨的意思,而不是典韦自己。</p>

得了南烨名刺之后典韦马上跑了一遭,非常顺利的讨来了丁原手令,直接将张辽、高顺留在了营中,一边切磋武艺,一边等着晚上饮宴。</p>

这边典韦讨来了丁原手令,那边李肃也见到了吕布,对吕布拱手道:“贤弟别来无恙?”</p>

吕布一看来的是同乡发小欢喜非常,与李肃见礼道:“你我久不相见,如今你居于何处?怎么找到了我营中?”</p>

李肃道:“我就居于洛阳城中,现任朝中虎贲中郎将之职。数日前贤弟一战扬名于洛阳,我又怎能不知贤弟在此?贤弟有匡扶社稷之志,愚兄不胜欣喜。今有良马一匹,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此马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p>

吕布是爱马之人,闻言大喜道:“多谢兄长厚赐!能否牵来让小弟一观?”</p>

李肃正是因为知道吕布爱马,才想到用赤兔马说服吕布。他对这匹赤兔马很有信心,便将赤兔牵到了帐外。</p>

吕布出帐一见赤兔,双眼顿时瞪起溜圆,就差流口水了。恐怕色狼见美女也不过如此。吕布就见眼前这匹马浑身上下火炭一般赤红,毫无半根杂毛,唯有脑顶门有一片白鬃,形同新月。就这品相便非同凡马,再看这马的大小更是比寻常马匹大了一圈。从头到尾,长有一丈,从蹄至项,高约八尺,嘶吼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如赤龙幻化一般。</p>

后人有诗赞赤兔道:“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赤兔神骏非凡之处可见一斑。</p>

吕布见猎心喜,伸手便去抓马缰绳想要试驾一番。李肃忙劝阻道:“贤弟莫急!此马性烈认主,贤弟若要骑乘还需养其数日熟悉马性方可。”</p>

吕布闻言哈哈大笑道:“兄长多虑了!我吕布不惧天下英雄,岂惧一马乎?”说罢一把夺过李肃手中的缰绳。</p>

赤兔见有生人持缰顿时躁动起来,四蹄蹬刨便往后躲。吕布拉住缰绳,双膀角力,一人一马便在吕布帐前玩起拔河来。</p>

吕布是丁原帐下第一猛将,并州狼骑皆受其管辖,哪能没见过好马?可是他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力量如此之大的宝马。只见吕布双脚抠地,双腿成弓,双臂肌肉隆起,双手紧握缰绳,腰、腹、肩、胸一同发力用了个千斤坠,死死的钉在原地,就如一棵栓马的大树相仿。</p>

赤兔马同样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力气的人。董卓虽然常年领兵打仗颇有勇力,可是比起吕布来就差得远了,董卓麾下将官更无一人能与吕布相比。赤兔马很有灵性,当它发现拽不动吕布的时候,猛然收力不再后退,而是突然向前一蹿,用头去顶撞吕布。</p>

若是常人被赤兔来这么一下肯定要摔个屁股墩,这感觉就像两个人用尽全力拔河,突然一人松手一样。可是吕布似乎早有准备,大喊一声:“来得好!”同时身形一闪,便躲到了一边,缰绳还牢牢的握在手中。</p>

赤兔马一头撞空再看前方已然没了人影。就这一愣神的工夫,闪到赤兔身旁的吕布一踩马镫翻身上马,稳稳坐在了马鞍桥上。见到这一幕的李肃和周围士卒齐齐叫了声:“好!”(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