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马超庞德投交州 卧龙凤雏齐出山(12(1 / 2)

加入书签

 刘备完全没有想到,一个乡间小牧童竟然能知道自己名姓。这事如果发生在新野,刘备并不会奇怪,可是发生在襄阳城外就奇怪了。刘备自问知名度还没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p>

心中大惊的刘备问牧童道:“你一乡村小童,如何知我姓名?”</p>

牧童答道:“我本不知,只因服侍师父常听客人谈论,说有一刘皇叔,身长七尺五寸,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雌。今日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p>

刘备心中正想着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时见眼前牧童见识广博,不免心中一动,断定牧童的师父定非常人,自己的后福该当应验在牧童师父身上,于是追问道:“你师父又是何人?与谁为友谈论起我?”</p>

牧童道:“我师父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与襄阳庞德公为友。”</p>

刘备与刘表谈论之时隐约听过二人名号,知道二人是世外高人,不想失之交臂,便问牧童道:“你师尊居于何处?”</p>

牧童遥指前方道:“前面林中之中便是庄院。”</p>

刘备道:“我正是刘玄德,你可否引我去拜见你家师尊?”</p>

牧童既然知道刘备自然不敢违抗,便领着刘备到了水镜庄外。刘备在庄前下马,忽闻院中琴声甚美,便让牧童先不要通报,免得扰了主人雅兴。刘备可不想给院子里的大才留下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p>

刘备虽未进门,可庄内之人岂能不知门外有客?琴声忽然止住,一人笑而出迎道:“琴韵清幽之时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在外窃听。”只这见面第一句话就捧的刘备心中欢喜,对庄主的好感增加了三分。</p>

牧童见了此人便恭敬行礼对刘备道:“这便是我师父水镜先生。”</p>

刘备见司马徽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急忙施礼道:“新野刘备贸然来访,叨扰先生。今日得拜尊颜,不胜万幸!”</p>

司马徽见刘备衣襟尚湿便道:“刘皇叔今日幸免大难与我相遇也是我之幸也!”</p>

刘备闻言惊讶不已,司马徽也不说如何看出刘备落难,只将刘备请入草堂,分宾主落座。而后司马徽便问起刘备来意,刘备一五一十将襄阳遇险之事说了一遍。</p>

司马徽听罢问道:“我久闻皇叔大名,当年与皇叔同讨黄巾者,如今只要未死,皆是一方霸主,为何皇叔至今依然落魄?”</p>

刘备知道司马徽所指是曹操、南烨,不由叹息道:“命途多蹇,以至于此。”</p>

司马徽听刘备怪命运不好,忍不住笑道:“不然!依我之见皆因皇叔左右不得其人。”</p>

刘备还以为司马徽想要出仕故意贬低自己麾下文武,他爱才不假,可是并不喜欢自大之人,于是便道:“备虽不才,文有孙乾、荀谌、简雍之辈,武有关羽、张飞、陈到之流,皆是忠心之人,先生怎说无人?”</p>

司马徽道:“关张二将皆万人敌,可惜无善用之人。孙乾、简雍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p>

刘备闻言更是以为司马徽想要出仕,便试探道:“备亦欲求山谷之遗贤,怎奈未遇其人。”</p>

司马徽道:“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皇叔有心求贤,岂会无人?”</p>

刘备道:“备愚昧不识,愿先生指教。”</p>

司马徽笑道:“皇叔岂不闻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当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皇叔当亲往求之。”</p>

刘备没想到司马徽说了半天是举荐别人,不由奇道:“卧龙、凤雏何人也?”</p>

司马徽笑而不答,只说道:“好!好!”</p>

刘备再三追问,司马徽只是不答,反而转移话题道:“今日天色已晚,皇叔可于此暂宿一夜,明日当细言。”</p>

听司马徽如此一说,刘备也不好再问。小童给刘备准备了饮食款待,又牵马到后院喂养。夜间刘备宿于水镜庄上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脑中想的都是卧龙、凤雏之事。仔细思量一夜,刘备觉得司马徽所言确实有理。想想当年南烨还曾在自己麾下任职,如今官位地盘却都在自己之上,不就是因为南烨有识人之术,而自己没能留住南烨这个人才嘛!看来自己确实需要能人相助。</p>

次日天刚放亮,刘备便追问司马徽卧龙、凤雏究竟是何许人也。这回司马徽倒是没再隐瞒,而是笑道:“卧龙名为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为庞统,字士元。这二人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元直四人为密友。凤雏庞统已然离了此处去寻明主,单说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限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