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8)(2 / 2)

加入书签

交州海军实力强大,可是却一直以海盗面目示人,因此张温并不知南汉海军的厉害,还以为东吴水军是天下第一的水上强军。此时见甘宁兵来,张温并不紧张,反而觉得新组建的东吴海军有了用武之地,传令各船冲向甘宁船队,想要展开接舷战。</p>

甘宁遥望东吴海军之中最大的舰船都比自己麾下最小的舰船还小了一半十分不屑。传令各舰使用T子头战术,将船只横向排列,侧翼对准东吴船队。</p>

张温催船靠近之后,见南汉船只巨大本来有些害怕,可是当他见到甘宁调整阵型,侧翼朝向自己之后反而不怕了,对麾下将士笑道:“南汉水军不知何人统兵,竟然如此布阵,我等速上前去,将其大船俘获。”</p>

东吴海军将士闻言纷纷叫好。在他们的印象之中,水战就该催舟上前,正面接舷。侧面对敌就如同找死一般,很容易被对手冲破阵型,撞翻船只。此时见南汉船只皆用侧面薄弱处朝向自己,东吴将士便奋力催舟,想要抓住战机。</p>

甘宁见吴军船只飞速靠近,不由微微一笑。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打水战,可是现在东吴海军的做法在甘宁眼中就如同自己送死的傻子一样。甘宁下令道:“霹雳车开火!”</p>

随着甘宁一声令下,楼船甲板上安装的小型改良霹雳车开始将一块块压仓石投射出去。一颗颗巨石如同炮弹砸向东吴船只。</p>

东吴将士看到满天飞来的巨石当时就傻眼了,张温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南汉的船只竟然还会发炮。“轰隆~”一声,一块巨石砸在张温旗舰的桅杆之上,大腿粗细的桅杆应声而断,落下的风帆将好几个东吴士卒都盖在了帆下。</p>

张温的旗舰是东吴水军中型号最大的船只,被击中之后不过是折了风帆。那些小一些的艨艟战舰可就惨了,巨石砸中甲板就是一个窟窿,击中船舷就是一个大洞,海水直接灌进船舱,整条船就开始下沉。船上的东吴水军纷纷跳船逃命。</p>

“撤退!快撤军!”张温急的都要哭了,对面南汉海军一人一船都没损失,自己已然要全军覆没了,这种较量简直不是同一个等级。</p>

甘宁见东吴船只想要转向,哪里会让他们得逞?南烨大力开发的新型战舰不论是攻击力还是速度,都比东吴船只强上百倍。甘宁挥军冲上前去一阵猛攻,赤壁之战时威风八面的东吴水军便全军覆没,张温跟着他的旗舰一起沉入海中。</p>

东吴海军覆灭之后,甘宁便乘势领兵攻入东吴海边水寨。在霹雳车发威的情况下,东吴水寨被砸了个稀巴烂,停泊在水寨中的新船还没出过海,便被砸成了木屑。</p>

徐州的吴军步卒都被调往扬州、豫州、并州抵挡南烨,所以水军一灭,徐州就如同一块端上桌的肥肉任人宰割。甘宁从徐州东部登陆,一路势如破竹往西进攻,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很快占领了徐州全境。</p>

青州的战况与徐州相似。太史慈率领的海军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孙静率领的东吴海军,登陆之后横扫青州,毫不费力的将青州攻陷。</p>

南烨出兵之前便有约定,哪一路兵马先完成战略目标便先攻兖州。甘宁、太史慈几乎同时取了徐州、青州,便一同往兖州进兵。</p>

甘宁留一半兵马给管亥、裴元绍守徐州,太史慈留一半兵马给于禁、严颜守青州,然后二人各领大军往兖州而行。两路兵马在兖州边境恰巧相遇,于是合兵一处,又命徐庶总督二州,只带陆逊为军师往兖州前进。</p>

就在甘宁、太史慈合兵之时,鲁肃一路人马也在兖州与司马懿大军相遇,合兵一处往扬州而行。吴魏大军还没到扬州,便有探马来报,青、徐二州已然被南汉所得,正有兵马往兖州而来。</p>

司马懿闻报大惊,忙与鲁肃商议道:“青、徐二州皆被南烨所得,我等若往扬州,兖州必失,我军无归路矣。”</p>

鲁肃对于南烨能取青、徐二州也感到万分惊讶,根本没想到南烨兵马会从海路而来。对于鲁肃来说司马懿能不能回兵邺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击败南烨。于是鲁肃对司马懿道:“司马都督不必忧心,建业存粮足够都督大军用度。归路截断倒也无妨,只要能退南烨之兵,都督何愁无法回兵?”</p>

司马懿心中清楚鲁肃这是忽悠自己孤注一掷去战南烨。不过司马懿却不敢答应。甘宁、太史慈的两路兵马如从天降,南烨的兵力从三十万变成了五十万,这种变化令司马懿措手不及。</p>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形势变了,作战方案就必须重新制定,若还按原计划执行肯定会输的很惨。司马懿最怕的就是多出来的两路南汉兵马在自己去战南烨的时候攻占邺城杀死曹丕,这样一来就算司马懿打败了南烨也毫无意义。</p>

司马懿考虑片刻之后对鲁肃道:“兵法云:欲思胜,先忧败。南烨用兵如神,我等前往扬州能否退敌尚未可知,却先陷于绝地。倘若不胜南烨,我等岂不危矣?依我之见何不令吴王陛下弃了建业合兵来守兖州。便是败于南烨,还可经过魏地退往三韩、高句丽。”(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