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结盟(1 / 2)

加入书签

 雨后的空气清新而湿润,雨水的浸润,使得地面十几日了,还是有些潮湿。空气中飘散着青草的幽香。除了那场天灾的记忆,夏天依旧醉人,晴朗的碧空中,飞来几只信鸽,扑棱棱扇着翅膀,飞入大昱军的营帐。

疑虑和煦的清风,将大昱军营主帐的帐帘吹开,从那掀开的帐帘,刚好可以瞥见一张清俊的容颜,浅浅一笑风华绝代,如遗世明月,清辉如水。

“一,保留我西突厥国号。我虽称臣,但你我只能以结盟的形式,以此来保留我西突厥的独立性,少了这一条,一切免谈。”卫子君优雅地浅笑,语气却是冰冷而不容置疑。

旁边书案的一角站着一位气质雍容而优雅的俊朗男子,一袭绣金蟠龙白袍,袍带松散,手执折扇,嘴角噙了几分笑意。光亮处,漆黑的眼眸仿佛荡漾着水波流光,眉目之间的温柔好似春日欲开的花朵,淡雅而暧昧。微风吹起了他的袍角,一股混杂着草香的气息在帐内弥漫开来。

“可以,没问题。但是西突厥不能再立可汗,西突厥的可汗依旧是你,西突厥依旧由你来管辖。”李天祁轻摇着折扇,静静地望着她。

卫子君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二,既然是盟友,西突厥凡遇战事,大昱必须出兵协助。“

“可以,这是自然。”唇边蔓延的弧度好似此时透入帐中的阳光,温暖却不刺目。

“比如,此次,你需即刻为我出兵阻止吐蕃进攻。”卫子君眉毛一挑,看向他。

李天祁嗤嗤地笑,这还没谈完条件,要求倒是先来了,“好,明日我即将此地大军调遣二十万,前去于阗阻止吐蕃进攻。”

“不必如此,此地赶去于阗,至少需要十几日,据我所知,贵国在剑南道吐蕃交界处有守军二十万,你派此地守军由越嵩郡直接进入吐蕃,攻其逻些城,吐蕃侵我大军必定中途折返。”

“好一个围魏救赵。”李天祁不由礼赞道。

“这是战略,这样贵国既可扩充领土,又可以解我之围。”卫子君垂低眼帘,纤长的指抚上案上的书页。

“好战略。还有吗?”李天祁继续询问,只希望她不要再提什么要求了。

“三,我只跪天地与父母。”卫子君挑眉看向他。

李天祁定定望着她,良久,“好!你无需跪我。”还是那副脾气,不肯屈服。

“四。我突厥五年之内不纳贡税。”眼看着李天祁有些白的脸,继续道:“突厥屡遭天灾,国力衰弱,需要休养生息。”

李天祁咬咬牙,“好!”

“五。”闻言,李天祁的脸开始抽搐,卫子君毫不怜惜地继续道:“将大昱的文化、养蚕技术、种植各种农作物等技术传入西突厥。”

“这倒是好事。”李天祁舒展开过于紧张的脸部肌肉。

“六。”卫子君挑起眉眼看了他一眼,还远远不够,“西突厥若再遭天灾,大昱需无偿救助。保证西突厥百姓衣食无忧。”

李天去嘴角抽搐了几下,突然放声大笑。到底,是谁称臣?她分明是个打家劫舍的强盗。

“最后,几十万大军依然归我所有。”卫子君缓缓站起身。

李天祁脸上一阵扭曲。半响。

“好!全部答应你,不过……你说了这么多条件,也该轮到我了吧。”

卫子君撇撇嘴,“我已经做了如此大的让步,你还有什么条件?”

“一,即刻与我回大昱。”李天祁用力扇着扇子。

卫子君抬头,“不行,我还要回汗庭征求大臣的意见。”

李天祁眉头一皱,他怎么一条就不答应。

“二,接受我的加封。”

卫子君低头看着案上书册,不语。

“三,入朝听政。”

卫子君抬头,“我不入朝。”

“你不如朝如何参政?”

“总之我不入朝。”

倔脾气又来了。李天祁吸了口气,为何他的条件他全答应了呢,“好,暂且不提这个,但必须参与议政。”

“四……”李天祁还在斟酌。

卫子君抬头浅笑,“没有条件就不要硬提了,你瞧,怎么样都是你占便宜,你还提什么条件?”

李天祁琢磨,他占便宜了?可怎么看都好像是那个笑得狡猾的人占便宜了,而他却吃亏了呢?但便是吃亏又如何,毕竟他能回到他身边了,不是吗。

于公,得他一人可抵千军万马,于私,他终于回到他身边了,便算他再吃点亏,又如何。他并不觉得吃亏,在某一方面,他赢了。

初生的朝阳,惊醒了林中的鸟,几率朝阳的光线,穿过树梢,穿过西突厥王庭牙帐的帐顶,落在那个一身黑色绣金王袍的身影上。

如星辰般闪耀的少年可汗,轻靠汗位,墨玉冠,轻袍缓带,透明似水,清冷如冰,阳光将他白皙的肌肤照得有点透明,月光般的清华使得那份慵懒华贵的美丽之中偏偏又带着几分让人不敢亲近的疏离。

清澈眸光扫过激动的众臣,顾盼之间,流转无限光华。

她知道,他们的心情。

“本汗王兴兵只为百姓保有家园,结盟也只为百姓吃饱穿暖,百姓乃国之根本,纵有几十万铁骑,然没有田园,没有百姓安居乐业,何来的国。难道我们要强掠他国财富,来支撑自己的军需?须知我们的国库来自我们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百姓,民富才得以强国。”

“可汗,话虽如此,但我们还能撑一撑啊。总不该,还没战便放弃啊。”大臣们纷纷表达不满。

“连年战乱,田园必荒芜,国库必空虚,百姓必饥难裹腹,怨声载道,必兴兵作乱,强取豪夺。此番若与吐蕃交战,他国必趁我内乱大举进犯,尤其波斯,早已虎视眈眈。加之大昱的征讨,届时四面受敌,内灾外乱,无耕无种,粮草不足,纵我有千般才能,国将不复啊。不如此时倚靠大昱力量,逼退吐蕃,保我子民生计周全,否则,造成恶果,想要扳回,恐怕为时晚矣。”

众臣闻言,由方才激动的喧闹议论,渐渐静了下来。他们知道,可汗的话没错。可是,总还是有那么点不心甘。

此次与大昱和谈,虽表面称臣,实则结盟,对我国只有百利而无一害。国号存留,这是根本;大昱出钱出物救济我百姓,这是其二;五年内不缴贡税,足以让我恢复国力,这是其三;三十万铁骑依然为我所用,这是其四。外国只管休养生息,有朝一日,国富民强,我若去若留,或战或伐,还不是依我心意?”

“臣等明白了。”终于有人不再反对了。

结盟称臣,亦是战略,他们的可汗,永远是高瞻远瞩,永远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事情。单听听这番言论,他们已经知道,他们才是受益的一方。

“众位爱臣还有异议吗?”

这个帐内鸦雀无声。稍后,齐声道:“臣等一切听后可汗之意。”

“那好,今日便拟国书,昭告百姓。救援物资十日后到,其中有粮草、布匹、金银。”卫子君看向众臣,唤道:“胡禄居阙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