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飞往亚洲(1 / 2)

加入书签

 “喂,理查德,下降头和下蛊到底是怎么回事?”朵拉一边喝酒一边问道,此时,一行人已经在飞往亚洲的飞机上面了,除了里尔需要看家,彼得在训练雇佣军,卡维拉和卡尔德在非洲研究行动计划,明邵最亲信的左右手这次全部陪在身边。</p>

理查德叹了口气道:“女人啊,为什么总是这么多好奇心呢。知道这些恶心的东西有什么好的,别别别,我就是了。降头术和下蛊其实起来是一回事。蛊术最早应该是中国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巫术,主要是用动物特别是昆虫制成蛊毒用于人身从而达成施术者的目的,或者是杀人取命,或者是操纵傀儡,在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苗人聚集区最为广泛,最有名的莫过于中国湘西地区的蛊术。后来蛊术经过海道传到东南亚一带,特别是泰国,当地的巫师结合南洋的巫术又进一步发明了降头术,所谓降头术,从步骤上看就在于“降”与“头”。“降”指施法的所用法术或药蛊手段;“头”指被施法的个体,并包含了对被施法个体的“个体联系把握”。降头术本质即是运用特制的蠹虫或蛊药做引子,使人无意间服下,对人体产生特殊药性或毒性从而达到害人或者控制一人的目的;或者运用灵界的力量如鬼魂,通过对个体被施法者的八字姓名及相关物品而构建信息,进而“模拟个体”,最后达到制服或者杀害被施法者的目的。其实老板应该对这个也比较了解,不然当时就不会想到用帐篷盖住那个蛊人了。”</p>

朵拉长出了一口气道:“没想到原来是老板老家的产物,老板,你对蛊术应该也比较了解吧。”</p>

明邵看着窗外的白云淡淡的道:“都是鸡鸣狗盗的方式害人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知道。”</p>

朵拉道:“但是我想知道。”</p>

明邵道:“想知道我也不能。”</p>

朵拉道:“为什么?”</p>

明邵道:“因为我也不懂。”</p>

其实他当然并不是真的不懂。蛊术在上古时代的中国可谓是曾经盛极一时,所谓蛊就是把各种毒虫放在一起让它们自相残杀,最后存活的那只就叫做蛊,有些类似于中国民间传的九犬一獒。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对于毒蛊致病的法术,古人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1048年)曾颁行介绍治蛊方法的《庆历善治方》一书,就连《诸病而侯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但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政府对蛊术就开始进行限制,从大汉朝开始更是对其进行全面的扼杀,甚至于还因此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冤案的爆发,那就是西汉武帝征和二年有名的巫蛊案,导致太子满门被杀,牵连死者数万人,连后来明朝时期朱元璋时期的几个大案牵连人数与其相比都是巫见大巫。</p>

从此以后,中国历朝历代对会蛊术的蛊者都是杀之而后快,导致中国的蛊术逐渐式微,但是由于蛊者市场还在,有很多心怀叵测之人还会利用蛊术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在西南偏僻的地方特别是苗族地区还是有很多的蛊者存在,虽败而不亡。</p>

现在世界杀手集团中最有名的几家中的言家门就是使用蛊术的大行家,其实蛊术让人感觉神乎其神的原因无外乎是和当代自然科学有些相悖之处,但是到底也不过就是利用生物技术的一种杀人技俩,只是因为历史上长期的扼杀以及利用巫教手段的极力渲染才让人感觉到神秘可怕,让人闻蛊色变,从精神上就被摧毁了;就像中国人刚刚接触照相机的时候,镁光灯一闪就能吓死一片愚民蠢妇,蛊术杀人的可怕之处也是如此,人们的心里先有了一种恐惧与不可抵抗的心理,自然难于逃脱被杀的命运。</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