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快速奔袭(2 / 2)

加入书签

---------</p>

杨晞所领的本部人马距浑缄的前锋军已经有近百里的距离。</p>

离大非川还远,还有两百余里的路程,敌情随时会变化,杨晞虽然已经下达了在今天后半夜对吐蕃大本营展开攻击的命令,但具体如何攻打,还要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分析后再制定。</p>

随机应变是必须要做的,但基本的战法不会变,那就是以浑缄所部五千人马作为尖刀对吐蕃大营发动突然的袭击,后续人马再趁乱一窝蜂地杀进去,击溃或者尽歼大非川的十二万吐蕃人。</p>

大非川有十二万吐蕃人驻守,这是特别行动分队在开战前打探到的情况,基本不会有很大的变动。</p>

此战杨晞想再次创造古代兵器时代战争的奇迹,奔袭两百里,对敌发动袭击。</p>

天气晴朗,还是月圆之夜,前方地势起伏不大,只要方向不错,可以放马狂奔,大军又有足够的换乘坐骑,这是杨晞敢做出如此决定的原因。</p>

一天一夜急行两百里,这在大多数将领眼里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晞却如此下决定了。所有接到命令的将领们也不敢有任何的迟疑,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p>

从午后行进的速度上分析,只要不遇到特殊情况,一天一夜急行两百里,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并且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休整,再对敌发动攻击。</p>

从斥候传回来的情报上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吐蕃人发现我大军的行踪,这让杨晞非常的满意和惊喜,看来我军行动的迅捷是吐蕃人没料到的,此是天大的好事。特别行动队的作用在战争中的作用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没有这批勇敢的大唐军士,杨晞觉得他指挥的这次战役战果会大打折扣。</p>

至少奇袭的效果会差上很多。</p>

行进途中遇到的困难肯定不少,大多是因为天寒及高海拔所引起的,还有是方向的差误。有一些军士因为身体的原因倒下了,长眠在高原上。</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青海沿岸还是冰天雪地,即使不是高山上也可以见到白雪,将士们身上虽然穿了厚厚的冬衣,但快速行进时候,寒风吹来还是非常冷的。幸好在战前时候,所有军需物资准备的都很充分,将士们每个人都有护膝和手套,这也是杨晞的发明。进入高原后,这两样简单东西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p>

不过随着海拔的增高,受冻及抵挡不住高原反应倒下的将士还有增多,非战斗减员已有好千人了。</p>

从兰州一路行来,海拔高度是慢慢升高,青海附近已经有三千多米了,这是杨晞所掌握的资料,主要来自后世的记忆,他清楚一般人在这种海拔环境下面行动肯定没有平原地带那么自如,还有可能出现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当年李靖已经率军征战过一次青海,此后多名将领在这一带用兵,如何应付高原反应也颇有经验,因此在战前时候就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朝廷也大量征集一些可以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如红景天之类的东西,这些准备措施极大地使得了将士们,高原反应出现的比预期的少。</p>

兰州、鄯州海拔并不是很高,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士们在慢慢的跋涉中逐步适应海拔的增高,这也是高原反应没预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出现身体不适,难以继续行进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全部留下来,等待后续辎重人马过来后再会合,急进的大军不可能停下来等候他们。</p>

困难都是因自身原因而起的,吐蕃人给我军造成的困难倒很少,沿途行去,极少遇到吐蕃人派出的斥候,这是让人很难相信的事。</p>

将士们士气依旧不错,天慢慢黑了,大军行进的速度也缓了下来。</p>

从早到到天黑前,已经行进了一三百里,距探知的吐蕃大本营只有八十里,杨晞命令将领们暂时休整,等月亮上来后,再继续行进。</p>

这时浑缄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按计划抵达了目的地,距吐蕃大营大概三十里,没有遇到任何吐蕃斥候和侦骑。(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