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剿匪赋税(1 / 2)
《朝廷制诰》曰:“县下设乡,乡置乡正。乡治各村,主税赋。乡建民团,兼徭役。”
《夏县舆地图》曰:“夏县,夏源之县。县西五十里,境有形胜,状如满弓南射,名曰张庄。”
《夏县县志》曰:“张庄居中,方圆五里,设乡治所,统辖八村。官道穿境,商贸发达,田膏地肥,人口稠密。”
以前,官府为便于乡村治理和划分区域、绘制舆图,皆按各乡村大族姓氏命乡名、村名。
张庄往北十里叫下源村,与牛家坡村、赵沟村相邻,平坝丘陵间杂,共八庄;再北十里,丘陵居多,有大山如屏,故名屏山村,共四庄。
张庄朝西十五里,以官道为界,西北是牛家坡,与下源村相邻共七庄;西南叫周家洼,与何坝村相邻,共八庄。
张庄南面以村道为界,西南是何坝村,与周家洼相邻,共八庄;东南是杨池村,与李家村相邻,共九庄。两村最为地平土沃,人口众多。
张庄东面是出入夏县门户。以官道为界,东北是赵沟村,与下源村相邻共七庄;东南是李家村,与杨池村相邻,共八庄。
张庄地势相对坦荡开阔,四周村落散布如星。北来溪水浇灌,田地肥沃丰美。加上往来交通便利,于是人口众多富饶,外地人称小益杭。
如果细观,由发端于张庄以北二十里外的屏山飞泉,流经下溪村后,若是雨季水量充沛时节,则汹涌直奔张庄而来。但河水经至张庄时,遇弓弦山脊相阻,性子变得温柔起来,静静环绕张庄流淌,再缓缓朝东边的赵沟村淌去。
张庄地势险要,控扼官道。出入通道仅有两桥:东升桥和西迟桥。两桥连接起东边县城与西边吴乡。
故老传说,曾有游方道人路过张庄。见此地理山川、人文风气后,曾留下语焉不详的“形胜围或、如执长弓。积德而兴、潜渊勿用”四句谶语。
有人分折说,此地若归张氏执掌必家业大兴。张姓一族占据张庄几百年,把持张乡政事,开集纳市,于是百业繁盛、人丁兴旺。
当下,张氏族长张钺为张乡乡正、同胞张椒为张乡团总,负责收取税赋、摊派徭役和维护秩序。
若是太平时节赶集日,众多游商小贩聚于此,吸引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来此进行山货交易、商品买卖。可以说是:人来货往、百业兴旺,很是热闹。
可眼下,世道并不安稳,四处闹着匪患,就算赶集日,来此进行交换采买的人非常少。
张庄东边,连接县城的官道,可容两辆马车并行,还算宽阔平坦。唯一显窄的地方是出入场镇的东升石桥,长八丈、宽六尺,死死地卡在那里,控制着人员货物通行出入。
眼下,东升桥不能随便供行人通车,石桥已让三重木制拒马牢牢堵住。上面还有戴着棉帽、穿着黑袍的十个大汉,怀抱大刀把守桥头。
石桥旁还树着旗杆,旗杆挂的旗面,写着“张乡民团、保境安民”八个大字。
今日本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又恰逢赶集日。应说,东升桥上该是人来人往、热闹喧嚣才对。
可现在才到巳时,这里却门可罗雀、人迹难显。
就连桥上的张乡民团十个守卫都已百无聊奈。最里层的四人靠在拒马边搓手跺脚,中间拒马处四人正转来转去;最外围的拒马前站着的两人,可能是冻狠了,正背靠着背互相搓着,嘴里还骂骂咧咧地不断哈气暖手。
这时,最外面那互相搓背取暖的一个民团兵,突然叫道:“喂喂,周狗儿、周狗儿,你快看看,前面路上是不是来人了?”
“赵麻杆,你他娘的叫春啊?这鬼天气天寒地冻的,连个过路的娘们都没有,哪会有人?”
“狗日的周狗儿,你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瞎叫,信不信老子弄死你?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前面是不是来人了?”
“你他娘的两个狗东西,都给老子闭嘴。周狗儿,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把你的眼珠子给挖出来喂狗?叫你娘的来是守桥收税的,不是叫你来看娘们的。”
拒马后面的什长早已发现有俩人径向桥边来,在听到这赵麻杆、周狗儿互相拆台,怒斥大骂。
周狗儿听到后面什长的大骂声,缩了缩头不敢说话。
“李什长,是周狗儿不讲理。”赵麻杆叫屈。
“我知道。睁大狗眼,注意观察。”
来者两人,皆戴斗笠,朝东升桥走来。
“李什长,你看那俩人是不是本地人,我怎么看不似本地人,倒像走江湖的。”
“你他娘的我怎么知道?待会他们过来,你俩狗东西上前好好盘问就知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