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一更)

“听这么急,怕耽误你事情,我就提前出来了。”邱葵看了看表,又接着说,“不跟你说了,我还得回去。”

我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

跟邱葵挥手告别后,我转身上楼回到家里。

“那女人是谁?”老婆正站在窗前,看着邱葵那辆消失的白色欧陆问。

“一个病人的家属。”我解释道。

老婆脸上疑惑的神色让我一阵心慌。我没再多说,拿着书便进了书房。

我翻开《浦林旧事》,细细研究起来。从隽秀的字迹来看,抄写者的性格应该是近于平和从容,一笔一画显得不急不缓,拿捏有度。我又拿出那八张“顺风快利”船票,果不其然,笔法运用、字形布局与《浦林旧事》上的一模一样。难怪第一眼看见这船票上的字,就觉得眼熟。

八张船票上没有页码,也没有标注哪张在前哪张在后。我不由得犯难起来,如果按照排列组合的话,八张就有六十四种不同次序的组合方法,要想从这六十四种组合中找到正确的那一组排序,显然要费不少功夫。

一时间,我的头顿时大了起来。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接着老婆走了进来。她见我对着本古书和几张旧纸发呆,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转身出去把我刚泡好茶的紫砂壶拿了进来,然后又出去轻轻地将书房门带上。

我心中突然一亮,不禁暗骂自己蠢。

想知道八张船票背后的秘密,当然可以先穷尽其总共六十四种排法,最终必能找出一种语意通畅、内容明确的次序排列,这就是正确的那种。可是,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完全可以先根据每张船票背后的数字,对照《浦林旧事》译出相应的文字,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再进行排序,这样一来岂不是事半功倍。

我不由得大喜过望,随手拿起一张船票,按照背面三个数为一组,对照《浦林旧事》译了起来。时间不长八张船票便全部译了出来,可是将译文连起来后,根本就是一堆杂乱无序的字词堆砌而成,令人不知所云。不仅如此,就是每张船票本身所译出的内容也是毫不通顺,词不达意。

难道刚才的思路错了?我困惑起来。

我将八张“顺风快利”船票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那些用隽秀的蝇头小楷写就的密密麻麻数字,似乎一个个活了,在纸上慢慢蠕动起来。待定睛细看,却仍然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而已。

肯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我拿起译过的第一张船票,细细数了起来。这张船票背面一共有九十八个数字,如果以三个数为一组,那么一共是三十二组,还剩下两个数字。

紧接着这两个数字的当然是另外一张船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