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沛县起兵(5)(1 / 2)

加入书签

 雍齿见无人说话,急切道:“既然强攻不行,那县令又唬不住,不开城门投降,我们怎么拿下沛县,难道等城里百姓给咱们开城门啊。”

打又打不了,唬又唬不住,王启等人众筹莫展。

就在这时,王启从砀城拐回来的砀城县尉,在一旁冷笑道:“百姓怎么了,百姓怎么就不能开城门投降了?在砀城,要不是那些民兵投降,再加上百姓造反,就张牛角那几千兵马,我全给他埋城墙下了。”

王启见此,忙问道:“奚涓,你有什么办法,说与大伙听听吧,兄弟们现在可都是束手无策,要是拿不下砀城,咱们可都就是死路一条。”

砀城县尉奚涓,本是宁死不从黄巾军,想要以身殉国。

王启见奚涓是个人才,便拉拽拖走,后来更是让卢绾樊哙周勃等人陪着奚涓喝酒,连着灌了两天两夜,才将奚涓求死之心抚平了。

此时奚涓见王启问话,众兄弟又都看向自己,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砀城的百姓能投降,民兵敢造反,沛县的百姓与民兵怎么就不能呢。只要能鼓动那些百姓在城里闹事杀了县令,根本不用我们强攻城墙,只需等着城里百姓开城门投降就行。”

雍齿一听奚涓是这么个意思,心里就泄气了,他本以为奚涓会有什么高招,结果是说了一堆屁话,这和刚才王启糊弄县令开城门投降有什么区别。

雍齿道:“这话你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那城门是我们想开就能开的么?你又不是没看见我们刚才过去了,有县令在,城里百姓怎么可能敢造反,再说那县令又唬不住,你说这些废话有什么用?”

奚涓白了雍齿一眼,骂道:“你这才是废话。县令是什么人,他为官多年,这种唬人的计谋他用过的比你见过的还多。你当县令是三岁小孩,唬大的啊,他怎么可能凭你三言两语就开城门投降了。可你想想城中百姓就不同了,那些愚民能有什么见识,不过是谁给的赋税小,谁欺压他们的少,心里就念谁的好。这些人最好糊弄了,只要你让他们相信大商国内已经乱了,造反了,帝国根本无暇顾及各地,就以县令平日的所作所为,总有几个胆大的会替我们去杀了县令,然后开城门让咱们进去的。”

樊哙觉得奚涓说的话有些道理,就问道:“那我们怎么才能让沛县的乡亲们相信咱们说的话呢,刚才我又不是没说黄巾军已经起兵的事,可他们就是不信,我也没办法啊。”

奚涓翻翻眼皮,一脸不管自己事的样子,道:“这事你们看着办呗,糊弄百姓比起糊弄县令简单多了。”

王启在一旁一直听着奚涓的话,此时他突然灵光一闪,向萧何道:“萧大人,这事还得麻烦你。你是咱们沛县的功曹史,平日里对父老乡亲也不错,大伙都认你这个人,而且县里告示又多是你写的,乡亲们都认得你的字。你就把外面的情况和县令的苛刻都写信上,再加上我们今日所为之事一起写上,然后让兄弟们用弓箭把信射入城里去,沛县的乡亲们看了你的信,绝对会信咱们说得的。”

“好,我来写。”萧何本就为自己无计可施而苦恼,此时既然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他当然全力以赴。

王启见萧何答应,催促道:“赶紧的,对了,多写几封,让兄弟们从各个城墙处射进城里去,这样才能保证乡亲们看的到。”

王启等人没有竹简,便脱下衣服让萧何将信写在上面。

入夜之后,一封封信随着箭飞入了沛县,无事可为的王启等人只得在城外焦急得等待着。

沛县里,众百姓好奇的取下捆绑在羽箭上的衣服,而后便看到了萧何写在衣服上的书信。尽管有些官吏将衣服收走,上交给了县令,但还是有些书信留了下来。

沛县的百姓多不识字,有人便将那些衣服悄悄拿给县里识字又有威望之人,让他们念给自己听。

王陵乃是沛县豪强,日前就与王启认识,王启将王陵示为兄长,平日里尊敬有加。但王陵却看不起整天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王启。

今夜沛县乡亲将那写于衣服上的书信拿给王陵,王陵一眼便认出了萧何的笔迹,而后他又将萧何所写的书信念给众乡亲们听。

等王陵念完,沛县众乡亲议论纷纷,而王陵自己也有心思。

大商苦天下已久,现国内有人造反,此等事情对于他这样心有大志之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沛县之地大商暴·政·苛刻,县令又害民久已,众百姓本就对县令极为不满。若是此时能鼓动城内百姓杀了县令,那沛县便可成为无主之地。而后自己再聚拢沛县子弟,自立起兵,打下一片山河,说不定到时便可封侯称王,立下不世之功。

王陵越想越觉得此事可为,且现在城外又有王启等人恻应,就算失败,大不了逃出城去,难道王启还能为难自己这个兄长不成?

欲望渐生,王陵便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想法,而后他便蛊惑寻找自己帮助的百姓,大言县令不仁以及百姓自己掌握沛县的好处。

于此同时,沛县里多处都有百姓收到萧何之信,秘密商议着各自到底该如何作为。

县衙里,县令将王启射入城内之信看了一边,心里大为惊慌,立即下令全城收缴这些“妖言惑众”之物。

随后县令又与几个手下商议,打算今夜亲自镇守城楼,防止城内百姓叛乱。

县令如此布置后,他心里还是不安,便又派人让其连夜出城,赶往薛城,向郡守汇报沛县之危,希望郡守可以赶紧派兵前来救援,同时也派人前往丰邑,查探是否真有黄巾军人马往沛县开来。

等县令将他能考虑到的一切都安排了,这才有些放心,于是带着手下出了县衙,往城楼而去。

只是县令没有注意到此时城里百姓已经生变,一些果断之人早早埋伏于县衙四周,盯紧了县衙变化。

而那些人在看到县衙派出的人手出城之后,立即四散向准备起事之人汇报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