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沛公(3)(2 / 2)

加入书签

再说夏侯婴与王启关系更为要好,以前就有过患难之交。想是在夏侯婴看来,王启当头与他自己当头,谁都一样,且王启本身就有一大群兄弟,让王启为沛县主事,比自己来做,要更服众些。

卢绾樊哙周勃一伙想都不用想,他们在这沛县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望,平日里都是跟着王启混的一伙地痞流氓之辈,要是把他们推上去,那完全是害了他们。

王启将自己认识的一伙人挨个想了一遍,这才发现有能力的都不愿意出头,没能力的都没那个出头的能力,如今到真是只有自己挑头,才勉强算个好结果。

此时再想想萧何所作所为,当真老谋深算,不管阴谋阳谋,反正王启逃不脱替兄弟一伙担这个顶罪之人。

要是王启不管不顾的回丰邑中阳里做他的庄稼汉,那不论沛县其他人造反的事情成与不成,大商与沛县的一些有心思的人,绝对不会放过他。

想到此处,王启苦笑起来,将手中的酒再灌了一口。

既然心里想明白了这些事,那王启只能顺应大势,去当这个沛县的头。

不过如何当这个头,却也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不可能萧何一推举,王启就自己跳出来,告诉沛县的众父老乡亲说自己要做沛县的老大吧。

要真是这样做,那王启完全是老寿星上吊,找死。

再怎么说,王启今年也四十多了,这种只有年轻小伙没见识的寻死做法,他可不会去做的。

王启读过书,也经历过很多事,虽然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现实中很多鲜明的例子他还是能看清楚的。

此时的沛县就如同一块肥肉,而他们这些想要当沛县头领的人都是盯着这块肉的野狗。

一群野狗都想抢这块肉,这个时候谁先跳出来,不仅抢不到肉吃,保不齐还会被其他野狗啃的尸骨无存。

想到这些,王启就得好好考虑考虑,如何去做那沛县的头领,如何才能即服众,又能防止其他人对自己下黑手。

现在县城里想抢这块肉的人不少,但真正有资格抢这块肉的人却不多。

萧何曹参夏侯婴三个人够资格抢,但他们不干;卢绾樊哙周勃等人敢干,但他们没资格;至于什么王吸虫达薛殴之辈,提都不用提,既不敢,也没资格。

算来算去,有资格又敢抢的就三个人,除了王启,另外两个就是王陵与雍齿。

王陵与雍齿两人都是沛县当地豪强,手下的兄弟也不少,在沛县县城里,论起名声也比王启强的多。

雍齿到还好说,毕竟是跟王启从芒砀山一起杀回来的,他想当头,王启这边的兄弟绝对不答应,就是他自己手下的兄弟,估计也会选择跟随王启的多。

最难搞的就是王陵此人了,王启以前将王陵视为兄长,多有巴结结交的意思。现在王陵要是跳出来与他争沛县,那王启还真不好意思去和王陵比较什么。

论地位,比不过;论家室,比不过;论手下兄弟人数,勉强平手。

如此一来,王启想要与王陵争沛县,就必须寻找其他的助手。

既然要寻求后援助手,王启有信心甩开王陵几条街。

论地位王启比不过王陵,但王启有萧何助他,在沛县,县令死了,就是萧何最大,此时谁还能在地位上比得过萧何?

一个萧何就能压住其他所有人,更何况曹参、夏侯婴也是站在萧何这边。

论家室,王启只是贫农,但别忘了王启有他老丈人吕公在。

吕公极为喜欢王启,连亲闺女吕雉都是相当于白送给了王启,此时王启为了拿下沛县起事,以吕公老大人的思谋,难道不会资助王启这个亲女婿,反而去帮助一个外人么?

只要吕公帮王启,那以吕家的家室财产,王启还用怕他王陵?

至于手下兄弟,王启有卢绾樊哙周勃等人,加上萧何曹参夏侯婴一众,到时候吕公再将吕家一众派过来,三者相加,足可力压沛县。

到那时候,就王陵以自家底蕴招募的那些子弟想与王启这边三大势力合一的集团斗,根本不可能。

王启这般思虑一番,这才发现自己手中有着不少东西,现在只要把这些东西聚拢起来,那在沛县,谁还能撼动他王启。

有了足够的资本,王启对于当沛县的头就有了信心,至于之后具体怎么坐到那个位置上去,王启相信萧何绝对有办法。

既然理清了心里的乱麻,王启便将酒壶中的酒饮尽,他恍恍惚惚的站起来,迷糊中突然笑了笑,而后向着屋内走去。

现在王启打算好好睡一觉,只等天亮了,他便带着吕雉和两个孩子去吕公老丈人家里走一趟,到时候王启打算和他这个白捡的老丈人好好商量一番。

与此同时,沛县功曹史宅,萧何曹参夏侯婴正在宴请沛县三老,与三老商量着关于沛县主事之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