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商歌皇城下(2)(1 / 2)

加入书签

 依旧如墨黑夜,依然商歌皇城下,同一时辰同一地点,可今夜的皇城宫门前站满了人,完全不同于那夜苏己入皇城时的冷清。

右丞相独自一人站于宫门左手边,御史大夫带着文武百官立于右手边,两方在宫门门口分立两侧,尽管右丞相只是一人而立且面无表情,但他身姿挺拔,傲然直视漆黑夜空,不露半点心怯。反而御史大夫这边文武百官神色晃晃,多数人交头接耳、互投眼神,私底下商量着什么。

御史大人同样的面无表情,只是他偶尔将眼角余光撇向独自一人的右丞相,不知道心里再想什么。

众官员默默等着,夜渐渐更深了,突然商歌城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而后有火光从远处亮起,并以极快的速度往商歌城门处赶来。

城墙上今夜值守的将军看到远处亮起的火光,心里紧张之极,果不然片刻后,有一骑绝尘而来。

那骑马之卒在黑夜中疾驰,并无火光照路,可见其骑御之术的高超。独人快马直奔城门下,那兵卒在城门外一拉马缰,胯下烈马吃痛之下急急停住,马前蹄高高抬起,而马上兵卒紧紧拽住缰绳,稳稳坐在马背上。

骑马的兵卒在马蹄还未落地之前,就从怀中拉出一物,将其高举于身前。“丞相回城,尔等速开城门。”

城楼上值守将军心里一颤,但因值守,便硬着头皮走到城墙边沿。“可有丞相令牌?”

“丞相令在此,快开城门。”

值守将军赶忙派城门下的兵卒从侧门出城去验证令牌真假,等确认真是丞相律令后,便让手下兵卒立即打开商歌中间大门,就连两侧旁道都打开了。

值守将军带着一众兵卒随后到城门外站岗,紧张且焦急的等待着丞相回城。

先行的传令兵卒见城门已开,调转马头回去向上头汇报。

不一会,远处的火光近了,丞相归来的护卫队伍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般,从远处蔓延而来,原本细微的马蹄声此刻也是震耳欲聋,值守的将军甚至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在颤抖。

等丞相的护送队伍近了,将军才看清,护送的前军竟是由百余骑兵开道,七骑开路,气势如龙。

最前方的骑军显出身形之时,将军赶紧带着兵卒再往两旁让开,一直退到旁门两边才重新立定,且将军以抱拳军礼之姿立于众兵卒最前方,静静等候。

按照商歌规定,行军不得擅自入城,违令者以谋反罪斩首,可今日丞相回商歌,开路前军奔袭至城门下并未减速,而是策马扬鞭加速入城。

值守将军见此,心里猛然一跳,但对于此刻丞相前军入城之事,他半点不敢阻拦。

待百余骑军奔入商歌,丞相座驾的马车快速驶来,车前五马拉架,车轮滚滚不止,丞相此时亦是没有下车唠叨,也没有减速慢行之意,竟也以急速驶入商歌。

后军紧紧跟随丞相座驾,人数多达千人,且各个携刀带弩,一同闯进城门。

千军奔驰,在商歌城外扬起无数灰尘,值守的将军一直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再千军而过后,脸上铺满厚厚一层灰尘,将军心里胆怯,对此不甚在意,他转过身望着驰入商歌的众起兵,只想着城内今夜将有大事发生。

皇城下众官员再听到城内传来的马蹄声时,顿时惊若寒蝉,再无交头接耳的细小举动。一群人都以泰山不动之姿,正襟而立。御史大夫侧过头看了一眼独自而立的右丞相,见其依旧还是原本模样,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不再多想。

传令骑兵奔至皇城下,高喝道:“丞相到。”

声音刚落,前军百余骑跟随而来,纷纷拉缰勒马停在皇城前两侧。

空开的坦途大道上,丞相的马车行来,皇城已在眼前,马车的速度早已减缓。

右丞相如同神游天外才回过神来似得,他在看到丞相的马车时微微眯起眼望了过去,看着五马拉车而行,嘴角似嘲弄般扯了扯,而后便面无表情的静等着。

马车行至皇城下,众百官看着左丞相远超规格的座驾一脸震惊,只是今夜此时绝不是非议左丞相越轨行为的时候,反而因为丞相此举震慑了百官中某些心有它想之人。

车停下了,左丞相却没有立即下来,众百官本来酝酿的接驾话语此时统统咽回腹中,各个心里忐忑。

御史大人见此,心里冷笑一声。“装神弄鬼。”

右丞相静静而立,什么都没想。

半响后,马车的珠帘终于揭开,一位头发花白但面容光洁的老者从马车上下来,相比右丞相不怒自威的容貌,左丞相只看面相反倒像是一位稀松平常的老人,但位极帝国一人之下,立于万人之上,在怎么平常的老人也绝对不平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