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商歌皇城下(2)(2 / 2)

加入书签

左丞相没有穿那件帝国百官梦寐以求的锦绣华服,身上仅仅一件长衫,那长衫灰尘扑扑且皱褶不堪,似乎有些日子没有洗了。

正主显身,立于右侧的众百官急忙行礼,唯独右丞相似乎视而不见,不见半点动静。

左丞相完全无视御史大夫以及他身后的百官,大步走到右丞相身前,看着他,怒问道:“为何不发兵?”

右丞相平淡对视,反问道:“帝国天·朝·之府,为何会有百姓造反?”

左丞相藏于长袖中的右手紧紧握住,再问道:“为何不上奏?”

右丞相表情如故。“奏何事?奏帝国有百姓造反,还是奏帝国为何会有百姓造反?”

“你可知你如此行事,会使多少帝国兵卒无辜死亡,又会给帝国带来大多灾难,会使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

右丞相面露讥笑之色,他转头看向商歌的夜空,淡然道:“死百万之兵,破千家万户,不过如此。比其你与陛下近二十年来的所作所为,我给帝国添一把大火,让所有人烧烧,岂不是更好。”

左丞相冷哼一声,他最近几年已经意识到大商国内的问题,也已经着手布置,可没想到帝国的问题暴露的太快,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如今右丞相如此表态,未尝不是想要逼迫他与陛下一同改变过去的想法,好好考虑帝国之内到底该如何治理。

不过左丞相虽然心里明白右丞相的想法,但是他愤怒其对于帝国之事不上奏,对于造反之军不发兵镇压。自古以来,造反战事都是对一个帝国统治的最大威胁,任何王朝的政权地位都是建立在军事暴力的基础上,若是军事不利,兵败如山倒,到那个时候想要谈政治,谈如何治理国家,完全就是空谈。而如今右丞相放任百姓造反的军队壮大起来,其情形同等于支持造反,想要推翻大商正统,以此之罪,完全可以灭右丞相九族。

左丞相叹道:“你有你的想法,我也有我的考虑,政见不同,我们可以于朝堂之上商议,甚至可以争议。可你现在的做法完全是违背了大商律法,是至陛下天威而不顾,至大商正统而不理,至百姓于水火而不问,如此我只能按律作为了。”

右丞相风轻云淡道:“好一个三至而不行,既然大商有律法,那我就尊听左丞相发落。”

左丞相深吸口气,命道:“来人,将右丞相关入天牢,好生照顾。”

接令的乃是皇城宫门镇守,他们面无表情的走到右丞相身后,却无人敢上前押解右丞相。

右丞相居于商歌多年,自然知晓大商天牢所在,他转身自己往天牢走去,身后宫门镇守跟在其后三步之距,反而如同护送一般。

在右丞相移步之时,左丞相突然道:“你的事与你的想法,我都会奏明陛下,至于结果如何,就让陛下决断吧。”

右丞相停了一下脚步,而后大步离去。

左丞相看着右丞相的身影渐渐隐没在夜色中,久久没有再说话,等直到看不清右丞相的身影后,他才回神,一脸愤怒的对着宫门前众百官骂道:“大半夜的都守在这里做什么,回去。”

一言毕,左丞相急步走进皇城,众百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如何,最后都看向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从头到尾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等左丞相入了宫门,他才回过头。

御史大夫看了一眼望着他的众百官,耻笑一声,迈步也走进了皇城。

众百官见此,慌了神。

左丞相与御史大夫可以夜入皇城,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可没有那个权力,要是此时敢去跟随两位大人一同入城,绝对会被宫门镇守拿下,以谋逆之罪处斩。

众百官纷纷叹气,随后便散了,平日里关系要好的一些官员偷偷传递给自己好友一个隐晦的眼神,再收到同样隐晦的回复后,只得调心吊胆的往自己的府衙回去。

皇城里,左丞相与御史大夫同行,虽是入夜,但皇城中巡守兵将依旧警惕,只是此时看到左丞相与御史大夫两位大官,巡守兵将知趣的礼让一旁,不敢有半点盘问。

左丞相脚步匆忙,但话语更匆忙。“如今帝国之内,造反之地有多少?兵卒如何?”

“从一个半月前第一次传来消息到如今,帝国之内百姓造反之地足有二十八郡,除了内史及其周边之郡外,东部所有郡县之内皆有人造反。造反百姓的具体兵卒无法统计,起义军以黄巾军命名,统帅之人名张角,号天公将军,举旗为楚,起义之时言明有兵三百万。”

“三百万?无稽之谈,三百万大军所需粮草辎重就是以大商全国之力都无法供给,他一个造反逆贼,那什么养活三百万兵卒。”

“号称三百万,不过是愚弄百姓之言而已,但四十万绝对有的,再加上各地响应造反的·贼·民,联合起来怕有七八十万。且当下最要紧的是,张角手下的兄弟张宝,号地公将军,带了二十万人马已经打破了函谷关,攻至戏水,逼近商歌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