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勿却为幸(1 / 2)

加入书签

 天若有情天亦老?大地是不会衰老的,冬天只是一个宁静的梦。它将会在温暖的春风中苏醒,再一次年轻。让我们放一把生命的大火,烧出一个新的春天。

“师傅,走吗?”我准备叫个网约车的时候,看见路边停着一辆出租车,司机也在。

“走。”他有些犹豫,往副驾驶这边探着身子跟车窗外的我说,“能稍微等一下吗?”

“好,没事儿。”我不赶时间,等等就等等。

他下了车,走向站在人行道上的我,主动解释道:“一会儿就立春了。”

“还有多长时间?”我有点好奇。

“快了,几分钟吧。”他往嘴里塞了一根烟,并拿着烟盒让我,“来一根?”

“不,谢谢。”我客气地跟他摆摆手。

我们边等边聊起了天气和生意。我琢磨,他的意思是,跨节气的时候不开车,没想到还有这讲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新的一年,虽然还不至于有“岁月忽已晚”的感慨,但是再见到那些以前习以为常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虚度光阴是人类最奢侈的放纵”,不由感喟良多,唏嘘不已。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小说出版了。

有两个数字需要提一下。

一个是,我了解到,实体书讲究多大开本,多少个印张,版面字数比实际字数多不少。其可操作空间之大,直可与统计局“媲美”。

另一个是,小说给我带来的收入,暂时相当于之前的月薪,颇有点“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的意思。据说,这也是普遍行情。

承蒙错爱,也算走面儿成功,出版社举办了一场发布会。

这个时候你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明星的人气是多么大的资源,不怪人家那么高的片酬,那么多的商务。

其实我也知道,别的不说,香港书展的读者见面会也是大部分都不热闹,甚至冷清的。bj有的发布会是安排在校大学生集体参加,场面好看又稳妥。

现在人那么匆忙,那么浮躁,又有那么多方式killtime,有几人值得驻足,有何事值得关心?

出版社估计更是见怪不怪,流程走一遍,拍照、录像,然后放在网上,既可以用作后续宣传,也算是工作“留痕”。

后来,我知道他们的镜头只对着台上,台下只带最前面一排,然后安排了几个工作人员,也就是“托儿”。

开场之后,我做了个演讲,讲了一下自己写作的经历,自己的故事,也讲了几个书中的片段。

“很多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家都谈到过,那时候即使有本小说,也是有的有头没尾,多年以后才补上,有的有尾没头,看完了都不知道书名和作者。

“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可看,一辈子都看不完,这甚至让我有点焦虑。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总比看到最后没有好书可读了的好。

“感谢互联网,感谢读书app,感谢手机,那么便捷,而且越来越规范。可能,我们今天作为纸质书的发布会,这么说不合适,但现状就是这样,我们不必讳言。电子书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是有得有失。

“一本纸质书,除了文字内容,还包括装帧、排版,墨的香味、纸的质感,以及某种情怀,其本身就是一件真实存在的艺术品。打个比方,一本书像一道菜,纸质书像堂食,‘色香味意形养’俱全;电子书像外卖,‘色香味’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损,‘意形’基本尽失,不过‘养’还在。”

“堂食很重要,我们今天的活动大概相当于跟厨师交流了。下面我们进入问答环节,欢迎大家提问、交流。”

主持人是个在形象和专业上都中规中矩的女生,为了不冷场,她先问了我一个问题。

“先说说小说的名字吧,既是地名也是人名,是吧?”

“西方文学作品喜欢以人物的名字命名,而我们更喜欢以地方命名,比如同时代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代表作分别是《牡丹亭》和《哈姆雷特》。”

“你这算一语双关,中西合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