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板栗的父子(1 / 2)

加入书签

 如往常一样,晚饭后七点半,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两周前,见到的还有他的孩子。我留意过,每晚这个时候他会准时出现。就算是严寒的冬夜,你也能闻到他炒板栗的甜香。

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卖板栗,生板栗、炒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这个地方卖板栗,只卖板栗,只有在水蜜桃上市的7月份间断过。他卖的是云南板栗,甜、脆。他让我有一种错觉,他的三轮车上似乎永远生长着一季秋天,常年不败。

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为了孩子的安全,前座已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坐在其间,下不来,也掉不了。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嗷嗷大哭。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大,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比孩子重要得多。

之后,在小区菜市场门口我也见到他们。他依旧一边讨好地贩卖板栗,一边训骂孩子。有一次,下班较晚,去菜市场时,他的炒板栗已剩下不多,我便买了一斤,意在让他早点卖完。回到家,我想起孩子哭泣的脸,有些心疼。这么晚了,也许是孩子饿了。我打转回到市场,将他最后的板栗全部买下。卖完板栗,他就可以带着孩子回家了。

男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体形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劳作时间过长形成的。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更大,每次见到他,我都会留意那个孩子。看到他们,我会想到我们家的玥儿,庆幸我们一家能平安舒适地依偎着生活。

这样的次数多了,我的心中已满是疑惑。有一天,我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

他说,走了。

走了。他没有多说,只有这两个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