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你是个好人(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国庆节过后,京城的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

进入十月底之后,清晨推开门,地上已经铺就了一层薄薄的细雪,把青砖遮挡住了。

“好冷呀!”

周清娴打了一个哆嗦,然后赶紧关上门,回屋穿衣服。

从十月中旬过后,家里就烧炕了,当时她还笑她爸爸,说是钱多烧的慌。

现在看来,还是她爸爸有先见之明啊。

穿好衣服之后,她就跑出去,去她爸妈的房间。

还没进门,就开始大声喊着了。

“爸爸,妈妈,今天这么冷,可不可以不做早课了呀?”

温暖如春的屋里,跟天寒地冻的屋外形成了鲜明对比。

进门来的小家伙,嘴里还爸爸妈妈地喊着,却被坐在炕上的周济民指了指大门,让她赶紧关上门。

“爸,今天这么冷,不用做早课了吧?”

“对啊,天气这么冷,你也不用吃饭了,可以吗?”

小家伙瞬间傻眼,然后马上抱着她爸爸撒娇,然而她爸爸却没有丝毫动摇。

“赶紧去喊你弟弟妹妹他们起床,刷牙之后开始早课,别想着偷懒。”

“哼,坏爸爸。”

见无法逃避做早课的命运,周清娴只能认了,嘴上还是不饶人,非要吐槽一句。

“再说的话,就多罚你们跑一圈。”

“啊,不要,我不说了。”

说完,她自己就跑没影了。

没过多久,五个孩子都起来了,穿着冬季运动服,在院子里跑步。

最前面的是周济民,身后还有老三他们三兄妹,接着就是盼娣来娣两姐妹,最后才是五个小家伙。

丁秋楠偷懒,没参加,被五个小家伙疯狂吐槽。

只是,跑着跑着,冷气入肺,她们也无力吐槽了。

在过去的十月份,周济民基本上很少跟外界有交流了,除了待家里,就是去小岛那边。

本来想着带秦京茹她们去三味书屋那边游玩,但最后还是没有成行。

主要原因还是两个刚出生的小家伙生病了,因为俩孩子有点调皮,睡觉的时候总不安生,所以着凉了。

所以,这事便一拖再拖了。

居家的日子,不需要接触外界,小日子就快活多了。

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周济民自己都重了五斤。

当然了,表面上还是看不太出来的,毕竟只是五斤的体重而已。

尽管如此,却也引起了他的警惕。

前世,自从结婚之后,他的形体也很快就走样了。

因为不需要再保持身材来讨好女朋友,加上生活的压力,特别是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令他操碎了心。

身材走样,也就很正常了。

“重活一辈子,难道还是逃脱不了啤酒肚的命运吗?”

有了紧迫感,他便不再摆烂,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早课当中。

接下来几天,京城的天气都是持续小雪,天空一片阴霾,再也没有晴过。

进入十一月,初三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大晴天。

刚巧这天是休息日,周济民便带着老婆孩子们去郊外的黄家村散心。

郊外这一带的村子,受他的影响,这几年发展得很不错,从村民那饱满的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来这里郊游,当然免不了去一趟黄小花家里了。

早早接到消息的黄招娣,已经准备好了茶水果盘等,领着两个妹妹和弟弟一起迎接。

跟几年前相比,她们家也大变样了。

之前搭建起来的黄泥屋,现在已经变成牲畜住的房间了。

在黄泥屋旁边,兴起了三间红砖房,刷白的墙体、黑红的瓦片,高耸的房屋,无不说明了这家人的富裕。

四间房围成的院落,就是地道的四合院了。

不过,这个四合院多少有些四不像。

旁边还有只搭建了半人高石墙的大棚,里面种了不少蔬菜,准备到时候卖给供销社。

大棚蔬菜种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可以农民想要种植还得申请。

没有审批通过的话,连大棚都买不到。

还有技术指导等,这些都是门槛,所以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种植的。

但对黄小花她们家来说,这个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毕竟周济民家里就种了不少大棚蔬菜,黄小花早就学会了。

在黄家坐了一会儿,大家便去到附近的一个溪边的荒草地上,准备烤红薯、烧烤等。

算是野炊吧!

秋冬季节,气温都降到零下了,尽管今天大晴天,但也还是挺冷的。

野炊这种活动,最欢喜的就是小屁孩了。

干活也非常主动,这不,都不需要周济民开口,周清娴她们就领着阿福,去附近捡那些木柴了。

没过一会儿,等孩子们回来的时候,草坪这边,已经升起了火。

今天来的人不少,周淑晴两口子也在,加上黄招娣她们七姐弟,草坪这边都是人。

红薯是从黄家这边拿的,剩下的羊肉串、火腿肠、鸡翅、韭菜等等都是从家里带过来的。

大火滋滋作响,烧得差不多之后,就把那些火炭扒拉出来,放到旁边的烧烤架上。

一边烤火,一边烧烤,加上暖阳,这野炊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野外烧烤,也就周济民干得出来。

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屁孩,全都跑来附近看这些奇景。

有几个胆大的孩子,看到周清娴她们去捡柴火,也跟着去,哼哧哼哧地扛回来。

把干柴丢下之后,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跑出去,继续捡柴。

小溪附近就是一个小山丘,上面有不少树木,所以有不少干柴。

“济民,这些孩子估计是馋了,要不,我们给点吃的他们吧?”

丁秋楠看着那些光脚的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怕冷还是家里太穷。

按道理来说,附近几个村子,应该相对富裕一些,大人怎么会舍不得给孩子买衣服呢?

善良的她有些不太忍心,周济民看了一眼,笑着点头,“那就看着给呗。”

做善事,要量力而行,更要看救助对象的人品。

这些孩子主动帮忙捡干柴,也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比四合院的棒梗等孩子强太多了。

当然了,很多时候,无非判断对方的人品,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该帮的就帮。

就像周济民之前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艾瑞斯实验室,离开时,还给了那些博士专家每人一根黄金,是差不多的道理。

只是,这个帮忙,多少还是有所图的。

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想必他之前留给这些人的地址,那里应该来了不少人吧?

他之前留的地址,是位于小岛九龙区附近的一个普通独立住房。

房子附近的邻居有不少是保护徐梅她们的保镖家属区域,所以这个地方十分安全。

且足够隐蔽!

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去过那边,主要是他想多陪陪徐梅她们,加上孩子生病之类的事,便拖到现在了。

看着周清娴她们跟附近孩子玩得很嗨,周济民心里也挺高兴的。

出来游玩嘛,那就是放养这群孩子。

总是困在四合院,也不太好。

吃喝玩乐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但转过天,要上学的时候,孩子们就是魔鬼了。

九月份的时候,她们还很热爱学习。

现在嘛,虽然也热爱,但明显更爱被子嘛。

毕竟外面天寒地冻,家里温暖如春,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并且,她们自己去上学,还要拉着她们爸爸去送她们,理由也很强大:要同甘共苦。

小屁孩们太聪明了,又特别会撒娇,宠溺她们的周济民,只好自认倒霉。

从东十四条街道小学回来之后,他便回到书房,进入空间里,一头扎进去搞研发了。

喷气飞机的垂直起降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从资料查询可以知道,客机很难实现,但喷气式战斗机却可以很轻松实现,比如海军陆战队装备闪电联合攻击机。

针对闪电攻击战斗机的图片,周济民便开始重新设计一架类似的飞机。

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要的是客机而不是战斗机。

那么如何实现垂直起降呢?

那么先造一架可以正常垂直起降的战斗机,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装。

有难度没关系,关键是不知道如何努力,如何改进。

参照闪电战斗机,周济民在飞机制造图纸上,给机身前部安装升力发动机,尾部主发动机失量喷管可以旋转90度向下喷气。

从十月份到十一月,整整一个多月,空间里是五个月左右,大致的图纸和百分之五十的材料也已经制造出来了。

估计再有半个月,就可以造出来了。

相比之前的客机零部件,战斗机的主发动机这边只需要加装一个喷管,其他的都可以参照之前的设计图纸进行制造零部件。

其他的零配件就完全需要重新造了,这个会比较麻烦一些。

特别是机身前部的升力发动机,这玩意儿还是有些考量技术的。

不过,周济民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实验,储存了不少实验数据,现在设计战斗机也相对轻松了不少。

下午,吃过午饭的周济民,准备继续回书房死磕到底,可老林登门拜访了。

这次还是和老邢一起过来的,令周济民实在奇怪。

“又有任务吗?”

刚坐下来,周济民便看了老邢一眼,后者连连摇头,道:

“其实我就只是来看看你,单纯来这边讨杯茶喝。”

对于老邢的话,周济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不过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马上就是招兵了,那么老邢来他这边的用意,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但对方不说话,他也就懒得搭理。

倒是老林,打发走老邢,让后者去隔壁坐着先,这才开口劝说。

“济民,你的气也该消得差不多了吧?”

“领导你这话说的,我能有什么气?”

其实刚才在门口看到老林时,周济民就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无非是之前郑院长、费恺文、老邵等人否定他的飞机技术方案一事。

这件事,周济民至今没有辩解过,也懒得再去搭理他们那群人。

从去年开始,他就拿出了飞机设计方案,本以为他们这么多机构一起发力,就算战斗机的发动机没造出来,客机的也应该差不多了。

没想到,他自己一个人都已经把飞机给造出来两台了,他们却还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技术设计,至于配件嘛,连铆钉都没影呢。

这便罢了,在去九月份雾都之前,他就把飞机全套技术方案拿出来了。

差不多是把答桉告诉他们了,结果他们折腾了大半个月,就来了一句:答桉是错的!

尽管周济民很佩服这群人的科研精神,但这也太自傲了吧?

当时他还亲自去航天航空大学,热情似火,准备给他们理一理。

谁知道吃了个闭门羹不说,还被费恺文这人甩了脸色,特喵的,到底是谁求谁来着?

既然这样,那爷不伺候了,你们自个儿玩吧。

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想到却是老林亲自登门,却没见到那些人。

就两个字:荒唐至极!

“济民,我知道你心里有委屈,有不满,但那不都是为了航空事业嘛?”

老林苦笑了一下,劝说道:

“但我更清楚你不是不顾全大局的人……”

“停,老林,这事就此打住,不需要你来跟我说对不起之类的话,不需要,也不应该由您来说。”

周济民赶忙打断道,随后又给对方倒了一杯茶,接着道:

“我还有一个多月的假期,您让我好好休假,等我休完假回来,我再自己造飞机,我不需要这些人的帮忙。”

“呵,什么留学派,什么学院派?我才不管这些,让他们这群老顽固抱着那些破资料玩蛋儿去吧,老子就是跪,也不会去见他们那些人。”

“等着吧,六九年不是有阅兵式吗?到时候我要让阅兵式的所有飞机都是我造的……”

此话一出,老林脸上的苦涩更浓了。

他听得出来,周济民说的这些话都是气话,还全都是他造的飞机?

有点太猖狂了!

然而,周济民却是这么想的,并且也是他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

他要让后世自己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那几个字,成为现实:

这盛世如您所愿!

最起码,战斗机不会不够,还需要再飞两遍这件事,彻底成为历史。

“呵,领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轻声笑了一下,周济民眼神更加冷:

“等新历元旦过后,我就会把计划提交上去,领导,到时候您可别卡着我。”

老林闻言,依然不相信。

见他如此执拗,便没有再劝,心底却是再叹气。

人才都是孤傲的,互相不服气。

难搞噢!

随后,老林便聊起了那份电脑技术换发展的计划,单子上有不少东西都是出自周济民之手。

“你小子为什么要在单子上添加那么多金属原材料?这玩意儿我们自己也有啊……”

在老林朴素的观念来看,这些金属原材料、石油等,内地都可以自己生产,干嘛要换呢?

要换就应该换那些对内地急缺有用的实用技术或设备,而不是原材料。

这就像一个农民,他家里有很多粮食,自然不会再掏钱去购买粮食,是一样的道理。

并不是说这个农民他不懂,而是他看不清楚未来,眼界多少受到了时代的限制。

“领导,我记得我之前就跟您聊过,之前两次世界大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产资料和市场......”

周济民无奈扶额,接着继续说道:

“我们国家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原材料,但留着给子孙后代不是更好吗?至于说换别人的技术,您觉得现实吗?”

讲真的,如果可以换来技术,他怎么可能不想?

就像是航天技术中的卫星发射等相关技术,他也眼馋啊。

问题是,哪有那么简单?

就像是当年造原子弹的时候,有多困难?

现如今,内地最紧缺的并不是这些顶尖技术,而是工业基础。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自古名言。

而内地的基础建设如此之差,别说造桥修路了,估计是造铁钉都困难。

铁钉的原材料是铁,铁需要从矿场里挖出来,全国需要造多少桥梁铁路?需要多少枚铁钉?

就说一九五七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光是铁钉、铆钉等都用了几十上百万枚,钢铁总共用掉一万两千吨。

当时这些都是花费巨资从老毛子那边进口过来的。

而在后世的二零二二年,当时内地铁路总共有十四点六万公里的长度,可想而知,仅仅只是造铁路,就需要耗费多少钢铁了。

更别说,前几年,内地很多地方的钢铁都搜刮殆尽了,民间都没有钢铁了,咋造桥修路?

除此之外,周济民在单子上面列出来的金属原材料,有很多都是超级昂贵的玩意儿,光是黄金和白银就超过一百吨了,这些难道不值钱吗?

金属原材料买回来之后,他肯定也会分走一点,毕竟造飞机还是很费钱的。

见自己说服不了周济民,老林只好搜刮了两瓶虎骨酒,看到周济民满脸郁闷的表情,他这才开心地离开了。

门口,老邢出现在他身后,看了看老林的车子,轻声道:

“很久没见这个老小子那么开心了,济民你是个好人。”

周济民闻言,翻了一个白眼。

什么人呐?

还给他发好人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