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府衙传唤(2 / 2)

加入书签

出了门,王蠡先租了四辆马车,才去往小青的住处。

小青一看,就明白了,了然道:“朝廷传唤你了?”

王蠡道:“不是我,是我们所有人,去一趟府衙也好,朝廷派人下来了,和他们说清楚,以后就没事了。”

众女纷纷现出不安之色,她们对朝廷的印象极差。

王蠡劝道:“放心吧,有我和小青姑娘在,不会有人能伤害你们,再说朝廷大员好歹也要些脸面,现在我们先对一下口供,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嗯!”

众女陆续应下。

王蠡交待了几个要点,众女表示记住之后,就稍微收拾了番,乘上车,去往府衙。

今日的府衙,戒备森严,厢兵围在衙前,把老百姓赶的远远的,当车驾赶到的时候,有厢兵喝道:“来者止步,敢越界者,格杀勿论!”

王蠡暗感不快,朝廷下来查案的官员,派头可真不小。

赵承明制,朝廷架构几乎套用明朝,各部分管一司的郎中也才正五品,低于贾雨村的正四品。

郎中作为主官,通常坐镇部衙,郎中之下的员外郎,是郎中的副职,从五品,通常不会外派,能出来的,大概率是正六品的主事。

小小主事就有如此威风,这让王蠡意识到,不能完全以地球经验套用这个不知名的时空。

“停车!”

王蠡唤了声,车马缓缓停住,与小青及诸女下了车,便拱手道:“上元县童生王蠡与诸位姑娘,受府衙传唤,前来应对!”

“进去罢!”

有厢兵扫了眼众人,虽然诸女都戴上了面纱,可那妙曼的身材仍让他的目光留连了片刻,才挥了挥手。

王蠡在前,小青与诸女在后,迈入大门,长长的甬道尽头,便是阴森的府衙,以王蠡的目力,可以看到高悬的正大光明匾牌,上首坐的不再是贾雨村了,而是一名身着三品官服的中年男子,显然是本省的布政司。

这倒是让王蠡颇为意外,原来是布政使来了,倒是错怪了京里来人。

贾雨村坐右边,看着王蠡,眼神有些飘忽,传达着郑重警告,另有两个身着六品蓝袍的官员坐在左边,再下首是几个书案,握笔待写。

王蠡明白贾雨村的意思,就是不要乱说话。

这让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然,王蠡并非想纵容贾雨村,而是官不与民斗,把那些女子牵扯进来,不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凄惨的下场。

事实上不论哪个时代,如果手头没点本事,最好还是不要与官斗。

踏入大堂,王蠡向上拱手:“学生上元县童生王蠡,见过诸位大人!”

上首那个布政使也不屑于向王蠡介绍自己的身份,冷声道:“把那天的经过再说一遍!”

王蠡并没有如实讲诉,而是尽可能的把主谋由自己揽了过去。

是自己无意中听到做法会之事,说什么官面上的如数奉还,剩下的三七分帐,出于义愤,才私下调查此事,之后又发现了地宫的秘密。

小青神色微讶,这可不是先前对好的口供,随即眸中现出了感动之色。

在她想来,这是王蠡有担当的表现,心里不由暗暗叹了口气,你傻啊!

布政使则看向左右。

一名蓝袍官员道:“本官刑部主事姜清,现在问你,这捅破天的事儿,为何不上报官府,私自行动?”

当时县官也问过这话,但是由刑部主事问,份量俨然不同。

不过王蠡随着练剑日久,越不屑于巧言搪塞,因为剑是兵中君子,自然要堂堂正正,如果向一个小小的主事低头,有违于剑心。

于是道:“姜大人也看到了,江宁县令不是畏罪自尽了么,这就是学生私自行动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