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2 小学生难题(1 / 2)

加入书签

 这样轮一圈下来后,教室再次陷入了沉静。“加分志愿”正低着头抿嘴,眼神左右躲闪。没办法,我不得不扮演起不受欢迎的角色,用听起来就变扭的高音调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会分享非常有趣的地理知识”。台下的学生们注视着我,等着看究竟是怎样的有趣法。我想起高中时候初次接触经济课的时候,那新加坡的老师也是这样用欢快的基调试图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也的确很擅长吸引别人——比起讲述经济对于社会是怎样重要的存在,他总是用朋友间聊秘密的语气很正经地描述懂经济的高中生是多么特别,多么有魅力。我试着模仿,可又不知道如何将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传递给哪怕是小学生。结果,我还是按部就班地从地壳的结构开始,平铺直叙地讲了起来。当在黑板上画解刨图的时候,能明显感到身后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窸窸窣窣地有小动作。

老师走过来悄悄提醒我们说不一定要讲很深奥的东西,好理解的小知识点会很受欢迎。我正要翻书,突然想起来板块碰撞的内容,于是停下了手头失败的简笔画。

“大家知道山是怎么形成的嘛?”

很好,不少人抬起头,抓住他们兴趣了。想也是,生活中能见到的山水当然比脚底下看不见的石头块有意思。

“山是不是比咱们平时站着的平地要高呀?”

“是!”他们又齐声拖出长音。

“那大家拿橡皮比划比划。两块差不多大小的橡皮,要怎样互动才能让其中一块变得更高呢?看看谁能在纸上画出来给我好不好?”

终于,一班人陆陆续续站起来找老师要纸。我松了一口气,退到了窗边。

“简单易懂,可以啊老总。”ava靠着窗台小声说道。

“可惜没有冲浪有意思。”

“哪里哪里,我觉得你很擅长这种。”

“哦哦,我正需要精神支持呢,展开说说我擅长什么?”

“比如说把话题抛给别人。”

“确实是值得骄傲的技能,尤其是有人善于配合的时候。”

“谢谢谢谢。”她半开玩笑半敷衍地应着。

我们开始在课桌间走动,看看孩子们都在画些什么。真是......一言难尽;要么是我对橡皮的理解有问题,要么是小家伙们在光明正大地跑题,画些羊啊,彩虹啊之类的东西。还有相当复杂的,单那摁着蜡笔吭哧吭哧上色的认真劲儿就令人敬佩,和我在小学语文书上留下的火柴人古战场有的一拼。gabriel这会儿已经坐下了,他左手护着桌子一边,右手摆弄着两块橡皮,出乎意外地在认真考虑。只是被他同桌满脸委屈,伸着脖子想把名下的一半财产够回来。我走进前蹲了下来。

“不用争的,两个人一起想会容易不少。”

gabriel才注意到我,一下把橡皮推到一边,被同桌以迅雷之势捎回了自己笔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