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危机四伏(2 / 2)

加入书签

又过数十年,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乃称之为“倭寇”。

明宗嘉靖初年,大定王朝借口宁波“争贡事件”,下令严禁造违式大船,凡是属于违禁海船的尽数毁掉,规定“自后沿海军民,私与贼市,其邻舍不举者连坐”,企图断绝一切海上联系和贸易往来。然而,到嘉靖二十年后,反而是禁越严而寇越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私人海外贸易规模反而更大,“倭寇”在东南沿海迅速泛滥。

大定中期以来,朝政日趋腐败,军事由强盛退为衰弱,海防废弛,御僻力量遭到严重破坏。随。军队缺员严重,战斗素质极差,器械俞败,粮草不济,便利了倭寇的侵略活动。由于政治日趋腐败,加以政策上的失误,海防设施失去应有的功能。卫所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在海岛设以据险伺敌的水寨,均因将士惮于过海,自海岛移置海岸,原来的水寨被海寇据为巢穴。在漳、泉沿海的卫所,军粮不足,船只坏损,兵士短缺等现象极为严重。

为控制局面,政和六年,朝廷任命朱纨浙江巡抚兼福建军务提督前往镇压。朱纨采取了“革渡船,严保甲”等一系列措施,以“佛郎机国人行劫”为由调动军队把双屿岛基地彻底捣毁,加强海禁,损害了沿海官僚地主及农民的利益,招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导致统治阶级的剿倭立场发生松动和变化,此后以汪直为首的倭寇海盗集团趁机发展起来。

官府先是与汪直合作,剿灭了陈思盼、卢七、沈九等以劫掠为主的海上武装势力。剿除大盗陈思盼后,在官府的默许下,汪直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贸易自由,后新任巡视浙江都御使及参将俞大猷的到来,情况突变,导致“倭患”大爆发。崇宁元年,明朝政府首次把汪直集团骚扰沿海地区称为“倭人入寇”。次年,汪直由于向政府要求通商遭到拒绝,便劫掠浙东沿海。

此次“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云云,便极大可能出自汪直手笔。

揉揉眉心,结合前世今生的记忆,冯过对汪直其人大抵有所了解。

汪直,即王直,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因其在海上违法贸易时冒用母姓“汪”而自称为“汪直”。

相传王直在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有大星从天上陨入怀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惊诧地说道:“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已而,大雪纷飞,草木皆为结冰。乡人曰:‘天星入怀,非凡胎也,”少落魄,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

嘉靖十九年,汪直和同乡徐惟学在与福建漳州人叶宗满、谢和、方廷助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同年抵达日本的五岛群岛中的福江岛,受到大名宇久盛定的欢迎。其时五岛群岛的名称为“值贺岛”,他在海上看到五个山峰,故自号“五峰”。

数年后,汪直自走私商金子老携东南亚海商在宁波外海的双屿港一带开始走私贸易后,双屿港逐渐走私贸易大港,其中实力最为强大,掌握话事权的是福建商人李光头与徽州商人许栋四兄弟。

因定国东南沿海地区到日本之间这段海路,有大量的海盗盘踞,为了安全起见,汪直就投靠了同乡许栋,成为了海盗中的一员,担任掌柜,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

但没过多久,许栋就被定国派兵剿灭,无奈之下,汪直只好自己单干。他以金塘岛马迹山为据点,在日本和定国本土招兵买马,花重金招募一些亡命徒为其卖命,很快,他就拉起了一支强大的海盗队伍。后又看准时机,通过暴力手段在日本建立了宋国,自称为“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就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海盗,在一些小报中却颇有正面评价,譬如“少时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之。乡中有徭役讼事,常为主办”、“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等等。

而且,在传闻中,其自称“儒生五峰”,颇具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在他家乡,汪直甚至颇得民心。

由此可见,汪直确非常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