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荐待取(1 / 2)

加入书签

 论、诏诰表、判是第二场的考试内容。论一道,诏诰表中选一道,判语五条。

论其实就是论述题,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和其他官方规定的书籍。

诏诰表是入仕后可能会用到的文体。诏和诰一般是翰林官经常要用到的,尤其是负责文武官员诰敕的词臣,更是时时要用到。表则是一种章奏形式,一般节日或大事恭贺会用到。判语则是判案时所用的判文,所以判题均和判案有关。

冯过凝目看去,论题为“大哉尧之为君”。

嗯,出自《论语·泰伯》。泰伯是《论语》的一篇,共计二十一章,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这道论题为全篇第六章,全文为“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既知题意,论述起来并不难。而且,这种论述文可发挥空间极狭小,不容易一较高下。这也恰恰是为何乡(会)试重首场最大的原因所在。

两道诏诰表为“拟汉遣周亚夫等屯兵备边诏”和“拟昌破突厥擒颉利可汗加李靖左光禄大夫诏”,选其一而答。

五条判语分别为“举用有过官吏”、“出纳官物有违”、“纵放军人歇役”、“官司出入人罪”、“失时下修堤防”。

从考题不难看出,这一场主要检验考生是否具备做官的基本条件。

冯过欠了欠身,感觉睡意未消,干脆躺回去睡个回笼觉。

考生们尚自为二场、三场而奋斗,殊不知这二日已是决定了不少人的前途。

考生答卷(即墨卷)先交受卷官,然后由弥封官将姓名糊上;弥封后将装订好的试卷册送至誊录院,由誊录官组织人员用朱笔抄录一遍形成副本;再由对读官对读,核对抄录内容是否有误,如无误,签名后由受卷官收回试卷交内帘主考官;主考官统一分发朱笔抄录副本至各房官处进行初评,《钦定科场条例》规定“房考阅卷,不得干预别房。”

房官有推荐的权力但却无录取的权力,房官将自己认为好的试卷蓝笔加批推荐给副主考官,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出房”;同考官书“取”字,主考官书“中”字。主考官、同考官在阅卷、取中时用笔颜色亦有不同,士子用墨,曰墨卷。誊录用朱,曰朱卷。主考墨笔,同考蓝笔。经过这一系列严密、环环相扣的过程,这名考生就可以被录取了。

而乡试的正、副考官是乡试命题的主要负责人。《钦定科场条例》曾有言:“各省乡试,三场各题,正副考官公同拟定。考官出题,择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不可拘泥忌讳,不可出语近颂扬。并熟习常拟之题,以杜士子揣摩预构之弊。”这里对考官出题的要求也有明确记载,规定出题时要选择四书五经中主旨精深,义理丰富,词句典雅的语句入题,同时也要熟悉多次出现的试题,防止士子根据前代考题揣摩考试题目。

“眼镜不离眉与目,手巾频拭汗兼污”,“苦事撤堂连下夜,灯光朱字两模糊。”可见阅卷之辛苦。你想啊,一千多份考卷,几个同考官要在几天时间内全部审阅完毕,委实是件大工程。

是以,考生首场卷子定乾坤,与同考官的工作量不无关系。

被房官“咔嚓”掉的试卷,称为“落卷”。落卷也并非毫无机会了,考官按例也会在落卷中再挑选一番,看有没有合适的卷子再行补录,这叫“搜遗”。

但也有考官“往往习于省事,仅阅同考官所荐之卷,余置不问”。所以,英宗皇帝才会下谕诰诫:“不得仅就荐卷取中”,“倘各直省正副考官草率从事,一经朕别有访闻,即将该主试严惩不贷。”此话对考官来说,分量至重,让考生听着很舒坦。

“阅文堂上太匆匆,回到房来再用功。点句自嫌微简略,批词犹虑不能公。三年大比人非易,十载寒窗我亦同。自古搜遗多取中,总求心术对苍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