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城门失火(1 / 2)

加入书签

 从杨廷和居所出来,冯过回想了一番先前的“师生奏对”,自己表现的算是得体,看得出来杨廷和对自己观感极佳,还不无八卦的询问有无婚配,大有为女择婿的意思。

冯过倒也答的含蓄,只道年龄尚小,婚事全凭师长作主,嗯,恩师是国子监祭酒清溪先生,此次恩师的爱女也一道进京。

杨廷和何许人也,当即听出其中不尽之意,笑笑收起话头,心下想着此次会试的福建贡生余承勋不错,与长女可为良缘也。

他膝下四子二女,长子杨慎比冯过略些,尚未过乡试,其余三子杨惇、杨恒、杨忱皆在进学;次女尚幼,长女却是到了婚嫁之年,原便存了在这批贡士中选一位合适的。当然,“榜下捉婿”这种事他是做不出的。

新都杨姓家族先祖原来住在江西庐陵,楚末兵荒马乱时,迁徙到湖广麻城,后来又入川,定居在新都,以种地为生,开基祖为杨世贤。

到了杨枚这一代,杨枚读书终于有了一点出息,当上了贵州永宁州的吏目。吏目是低级办事官员,职位不高,但好歹也算是公务员,吃国家粮的,不再是农民了,脚上也不再粘泥了。

杨枚为官,是杨家从耕读之家发展为书香门第,进而踏上仕途成为官宦世家的开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杨枚的儿子杨春,比他有出息,读书也用功,很有发展前途,杨枚把希望都寄托在杨春身上。

但杨春考了多次,连个举人都没考上。杨春的儿子杨廷和十二岁这年,杨春带着杨廷和一起去参加乡试。也许杨春把儿子带去,是为了让他见见世面,但考官却以为他是来参加考试的,也发了一份试卷给他。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十二岁的杨廷和考上了,中了举人,而杨春还没考上。

这可是一个大新闻,杨廷和可以说是史上最小年龄的举人,相当于那个时空十二岁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本院校,夸他为神童也不为过。不过,杨春在三年后的再一次乡试中,不负众望,也考中了举人。后来,在杨廷和考中进士后的四年后,四十七岁的杨春也考中了进士。

另外,杨廷和的大弟杨廷仪也是进士及第,二弟杨廷平、三弟杨廷宣是举人,四弟荫补国子监生,年幼的五弟尚是县学生。

一门三进士,几可与眉山苏氏媲美。

讲真,冯过若能与杨家联姻,可是真正的高攀,但有资南嘉在,他冯七郎焉是朝秦暮楚、忘恩负义攀高枝之人?之所以没去现场看榜,怕的正是“榜下捉婿”。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楚真宗在《劝学诗》中如是说。

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但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这便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这也影响了大楚的女士们,“女怕嫁错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便出现了“榜下捉婿”怪圈。楚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

就是到了放榜的那一天,各地的富绅们就会带着全家人,到放榜的地方去争抢一些男子做女婿,那场面热闹且激烈,而那些炙手可热的男子们便是当时登第进士的考生。而这,便是“榜下捉婿”这一典故的由来。

王安石便在《临津》一诗中写道:“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这诗更是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登第士子们的抢手和无限风光。

与传统婚姻不同,“榜下捉婿”唯一的标准就是“中榜”,而对阴阳吉凶、家世背景、身高长相、年纪健康等情况一概不管。由于中榜的举人进士太少而捉婿的高官富绅太多,所以高官富绅在捉婿时往往是饥不择食,只求成功率,还因此闹出了很多笑话,以下试举两例。

大楚有个名为韩南老的读书人,苦读几十载,终于高中进士,后有人争先抢后来提亲。他欣然接受,并赋诗一首打油诗: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又有位相貌不凡的书生,因为才华出众有幸年轻中举。由于此书生在年龄和相貌上都有鹤立鸡群之感,所以在发榜之日成了众多高高官富绅哄抢的对象。其中有一个权势之家,出动了十几个壮丁将此书生首先给抢回了家。这家的准丈人是一位当朝高官,他见到书生后万分满意,于是对书生说:“老朽家中无子,唯有一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长得还算标志,公子若愿意娶之为妻,我这所有家当可全数归你。”书生莫名其妙被捉了婿,此时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幽默而不失礼貌地说:“在下出身寒微,若能高攀大人自然是天大的幸事,但我需要先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再作答复,可否?”

通过以上两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大楚的“榜下捉婿”确实是“饥不择食”、“没有底线”的。而且,凡是“榜下捉婿”者必须是非富即贵,普通百姓根本没资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