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琼林闻喜(2 / 2)

加入书签

永乐十三年规定,恩荣宴分为上桌、上中桌两个档次。上桌膳食档次较上中桌更多样、高档、丰盛。

至天顺元年,恩荣宴的菜品规定迎来了第一次变革,直接取消了之前的两档划分,只保留一种规制,且与永乐十三年的规制相比较,主食、菜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第二次变革是在弘治三年,重新将恩荣宴膳食分档,划分为上桌、上中桌、中桌三个层次,膳食档次与丰盛程度由高档依次小幅降低。同时,菜品的种类和量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总的来看,大定进士恩荣宴虽然有严格的规制,但膳食种类非常丰富,体现了皇帝对新科进士以及各读卷、执事官的犒赏之意,表达了皇帝对殿试的重视与关怀,是皇帝彰显天恩的体现。

这种场合酒是必须得喝的,但不能多喝,宴席后结束后,诸进士还需要到鸿胪寺学习后续环节的礼仪呢。

好在喝的是果酒,从主桌梁挺之到杨廷和、资哲、李格非、辛弃疾、费宏、周伯通这么一圈敬下来,又和同年共饮数盅,只是有些微醺。

此时此刻,他心中感触良多,宴席中名士重臣济济一堂,身为状元自是颇受关注,但也只是限于这些天了。一旦进入各部衙,状元的名头也不是那么好使,事实上科举数百年,状元也有不少,真正成为济世名臣的却是寥寥无几。说到底,只不过比同年的起点稍高些,真能在宦途有所作为甚至大放异彩,还需自身能力,打铁还得自身硬哪。

不过,他蓦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也算是背景深厚的了,拥有的人脉不容小觑。资哲与辛弃疾不需多说,费宏、杨廷和可是实权人物,李格非与周伯通也各具能量,这几位都是他在朝堂可以倚仗的援助。只要他自己不浪,前景一片光明哪。

宴后,鸿胪寺官员领着诸进士去学各种礼仪。

这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

嗯,鸿胪寺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

话说这个部署乃是清水衙门,此次可是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次日,皇帝按制御赐状元冠带朝服一袭,赐每名进士宝钞五锭。

获举人者,他们所穿的袍服颜色已经由蓝色换成了官服色之一的青色,另外,在款式方面已与官员无异,靴子亦是如此,而且还由朝廷发给,不用自己制备。

贡士考生的服装主要是头戴儒巾,身穿青色圆领袍,丝质腰带,朝靴。

“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脚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深蓝罗袍,袖广而不杀,槐木笏,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于后。”制度规定,这种设计独特、准官员寓意更浓郁的礼服只能暂时借给进士们穿着,“廷试后颁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后,谒先师行释菜礼毕,始易常服,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供下一新科进士使用。

进士中所穿服饰唯一不同于众人的是新科状元。皇帝为表示对新科状元的恩宠,一般会在殿试活动中,专门单独赐给状元礼服。殿试后第四天赐状元朝服冠带,及进士宝钞。”状元赐服的具体内容:朝冠二梁,朝服绯罗为之,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全,槐笏一把,纱帽一顶,光素银带一条,药玉佩一副,朝靴、毡袜各一双。

呃,新科进士除状元外,自殿试日开始,参加殿试的全部礼仪活动,所穿礼服都是进士服,直到活动结束交还国子监为止。进士所穿礼服唯一有变化的人就是状元,除前文提到状元在上表谢恩仪式时,需穿皇帝特别赐给两套礼服中的朝服外,在参加之后的“释菜礼”和“提名立碑”活动时则需要穿着另外一套礼服——常服。而其他进士服装不变。

至于“宝钞”,则是大定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

由于纸质较差,大定宝钞难以耐久,且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

皇帝赐宝钞,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意义罢了。

如此大费周章的折腾了一天,饶是冯过这种年轻人也大呼吃不消,痛并快乐着吧。

但这还不算完,后面还有各种仪式需要参加,他这个状元可是众进士表率,责任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