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琼林闻喜(1 / 2)

加入书签

 次日,皇帝赐“恩荣宴”。

殿试后,由皇帝亲临宣布登第名次,随即设宴招待新进土。昌楚两代称“闻喜宴”。定太宗始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仁宗时,赐诸进士宴于礼部,是为“恩荣宴”。

是日,读卷大臣、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各官咸与宴。

恩荣宴虽为御赐,但皇帝并不亲临,通常会命大臣一员待宴。

首辅蔡京微恙,乃由次辅赵挺之主持宴席。

礼乐声中,礼部官员为新科进士佩戴带有恩荣宴标志铜牌的簪花——“簪花”的装饰内容比较特别,就是将剪刻好的绢或纸类的花朵插饰于常服纱帽的左侧佩戴。

赵挺之亲自为冯过佩戴,状元的簪花与其他人相比更加高级,可见对状元“状头”身份的特别关注。

“状元郎,今日圣上赐宴,隆恩浩大,请作诗记之。”赵挺之生就一副慈眉善目的样貌,和声说着。

这也是“恩荣宴”的惯例,冯过得资哲提醒,知晓此节,早有腹稿,也不怯场,乃朗声诵道:

“堂吏喧呼拥后先,綵帘微动八音宣。圣恩汪濊儒臣集,天语丁宁宰相传。翠叶银幡高压帽,玉盘珍果谩堆筵。沾濡拜舞归来晚,马上题诗不记鞭。”

诵罢,引得满堂喝彩。

随后众人入****大臣以下每员一席,受卷官以下二员一席,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

坐定,自有序班引诸进士拜主席以下各官。又有光禄寺官捧壶注酒,和声署升歌《启天门之章》。

礼乐阵阵,其乐融融。

精膳司视席,和声署合奏。光禄寺官捧壶注酒。先献主席三爵,及各就座,行酒供膳。乐奏《诗经·大雅·棫朴》歌颂天子圣明、取材得贤。

小冯同学感觉脸部肌肉不太好使了,嗯,僵了。这都是必要的社交,作为新科进士的代表人物,这难得的齐聚一堂自然得表现出应有的态度,可掉不得链子,三百多同年哪,当共为助力。

至于丰盛的菜肴,还真没怎么下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一介草民,一夕之间跻身庙堂,成为国家重器;如此翻天覆地的命运转折,自然要大肆庆祝。

大昌进士宴,名目繁多,有“大相识、次相识、闻喜、樱桃、月灯、打球、牡丹、看佛牙、关宴”等各色名目。新进士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在宴会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情快意。

而杏园“探花宴”是进士考中后的庆祝之宴、谢师宴。宴会地点选在长安著名风景区杏园,宴会的操办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进士团”,这些人别无他事,专门筹备资金,搜罗“四海之内,水陆之珍”,今年进士宴甫一结束,立马就着手筹备下年的宴会,所以其隆重与盛大,馔肴之精致都是毋庸置疑的。更主要的还在于宴会中“探花”的节目,充满欢乐与浪漫气息。

进士们在同年中选取少俊者二人为探花使或探花郎,探花郎遍访名园,探采名花,以供宴会之乐。晚唐诗人翁同赞曾荣选探花郎,有诗纪云:“洪崔差遣探花使,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齐开。”大有物我同春气象。宴会接下来的节目是“雁塔题名”,说不尽风流浪漫咨欢谑。

至常定一代,大昌时代的浪漫气息开张气象已经渐渐消融。进士及第后,不再自己醵金设宴,而改由朝廷赐宴,并改名“闻喜宴”,地点在琼林苑——东京皇家园林举行,故又称“琼林宴”;最初尚有“探花”和状元吟诗节目,真宗后以后正式废止。虽然这宴已没有了大昌的浪漫,但进士的尊宠没有变。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为“天子门生”;“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后又改名为“恩荣宴”,设于翰林院。

进士恩荣宴的膳食规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两次变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