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知道自己不懂这些词,他就尽量避开。躲也躲不过去,有一回老师让他站起来念课文,念到:‘我们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罗汉念的是:‘我们是全国最伟大的世界’,不知所云,课堂里就哄堂大笑。

虽然他远古的落后思想根本赶不上先进的现代思想,然而具有原始人的敏感。上地理课,他虽然听不懂‘意识形态阵营’和‘冷战’是怎么回事,他能回答世界地图上哪些是新国家哪些是老国家这个问题。他告诉老师,边界线乱七八糟被打得跟破旗子一样的,是老国家;边界线整整齐齐,像新旗子的,是新国家;等它们的边界线也打仗打破了,就变成老国家。

至于‘大众认知’这个词,不管老师怎样费尽心机给他解释,他的原始智力努力伸张了老半天,最多也只能达到一个简单,愚昧、落后和很没出息的认识水平:‘总觉得饿’,老师连连摇头,不知道从何说起去反驳他,听起来太不像话。

历史老师对他们说,火,是史前时期一个伟大的、充满爱心的人为人类发明的,于是有了文明。罗汉认为不是。

他说,天上着火的石头掉下来,烧着了森林,林中烧死的短面袋鼠,榘足蜈蚣和人都变得很好吃,部落里的人想学习天上的石头撞出火,就用头去撞地,有人还从树上往下跳着撞,结果撞死了很多,还是没有火,这才想起工具,也许用石头更好。部落组织群众进行大规模天石仿效仪式,祭司念咒语,命令地上长出火,大家一起跟着唱,爬在地上用石头敲地,过了几万年,还是不行,敲不出火,就试着用石头敲石头,过了几千年,一个人恰好用燧石敲燧石,敲出火星儿,但火星儿不是火,后来有个人学他,还用干树枝假装森林,才弄出了火,庆祝的时候,大家把那个发明火的人烤熟了分着吃,相信这样一来谁身体里都会有造火的力量,后来人们用头碰地,是为了纪念第一批用头去撞地球造火的人。。。。。。

罗汉是班里最差,最烦人的学生,不光因为脑子乱,净胡说八道,还因为时常把老师的脑子也搞乱,明明知道他不对,荒唐可笑,荒诞无稽,却不知道怎样纠正他。

他自己,为了不给全班拖后腿,也想进步。为了学习一些概念,他查字典,很快又放弃了,很多概念像俄罗斯娃娃,一个套一个,最后那个,还是概念,所以还是不懂。

那天他不高兴地问老师,为什么把以前挺好的字都给简化了?老师说,笔画少,当然是为了学习起来更方便。他说,不对吧,原来的字里面有图,能看见,才好学,现在的字里什么也看不见,不好学。

过了一段时间,罗汉学会了不提问,不说话,因为知道自己总是错,毫无希望。

原始人的脑子在当今的学校里落后得一点办法都没有,根本不可救药。

野蛮冲动的史前动力后来光靠踢足球已经压不住了,因为他的冲动不只是体力能量的问题,更是一种盲目的,直眉瞪眼,走火入魔,挖空心思,非要摆弄出以前不存在的东西的劲头。

罗汉应该生活在的那个时代,人类连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他们那种人类,出门不直着往前走,而是一边走一边转圈儿在四周到处转悠,四下看,在各处踅摸,东找西找,看见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跑过去拿在手里摆弄,琢磨,捏一捏,咬一咬,对着太阳照一照,放在手心仔细看,用手指按一按,研究有什么用,然后带回家用石头砸,用火烧,用水泡,用土埋,过几天再往外刨,再接着试。

他们折腾物件的方式花样翻新,与其说他们是在研究发明东西,不如说他们是在研究使用东西的新方法,那股邪性劲儿,后来称为‘技术’,以前叫做‘想’,字形的结构意思很明显,就是:‘心在看’,也就是发明。

他们还给新东西起名字,发明称谓,所以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两千多种植物的名字。他们喜欢用能找到的东西做出新的东西,有时候根本不是为了需要,经常是做出来了,不知道能干什么用,然后再拿着到处去试,试试能干什么用,以后才发现,一种捣碎的草浆能治伤,或者一种榨干了的植物能当绳子,或者几根弯成圆弧的木头能做轮子。。。。。。。

他们就是爱瞎折腾,折腾出一件东西,再拿着它找它的用途。有个人,有一天晚上看见篝火里燃烧的木头爆裂出来小火花儿,就目瞪口呆着了魔,使劲地想,他的氏族跟着他想了几千年,试了几千年,才发明出爆裂,就是火药,但是根本不知道能拿它干什么用,后来做成鞭炮当玩具听响儿玩儿。

上古祖先的发明癖,罗汉遗传的这股闹腾劲儿,到了三年级开始发作。<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