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质证(2 / 2)

加入书签

与秦贝贝不同,王齐毕竟身经百战,眼看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紧不慢。

他沉吟了一番,声音轻缓,一步一步按着程序来,先是表达了对被告证据是否认可:“首先,关于PIGM基因的证据,国家机关出具的证明,我们认为该证据合理合法,也与本案有关联性。其次,关于柯鸿生证言的问题,民诉法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被告仅仅提供书面的证言,其证明效力,相当之低。”

成法官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王齐声音忽然铿锵起来:“最后,我们有充分证据表明,在正式公布科研成果之前,PIGM有抗稻瘟功效的事,南之易是知情的。”

说完,便向法庭申请,原告方的证人杨忠春出庭作证。

听到杨忠春的名字,凌俐马上提出反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原告方这是搞突然袭击,我方反对该证人出庭作证。”

王齐淡淡地瞥了她一眼,缓缓出声:“小凌律师,证据规则是10年的司法解释,而根据15年开始实施的新民诉法解释,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合议庭给的举证期限是在今天,所以,今天我们提出任何证据和证人,都是合法的。”

凌俐跟哑了火似的,忽然低头迅速翻起面前的一叠书,那慌张的模样,让成法官也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小律师,仿佛连民诉法修改这么大的事都没搞清楚,南院弟弟的官司压在这么个菜鸟身上,真的没问题吗?哪怕他有心偏袒,这也下不去手啊!

实在是太丢人了……

他看了眼还在拼命翻书的凌俐,又看了眼淡然无波的王齐和憋着得意的秦贝贝,缓声说着:“允许证人上庭作证。”

听到法官的决定,只觉得手心里一片湿滑,凌俐微微有些颤抖。

她垂眸看着面前的笔记本,刚刚写下的“引蛇出洞”四个字,格外显眼。

杨忠春上场,他们在庭审中想要达成的第一个目的,终于做到了!

只不过,这条蛇是否能露出尾巴,还要看他们接下来做得怎么样了。

她深吸口气,握着拳头用指甲掐了掐自己的掌心,拿微微的刺痛感提醒着自己,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可能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庭审,一刻也不能放松。

几分钟后,曾经是南之易的学生、赣西农科所PIGM组研究员杨忠春正式登场。

他二十七八的模样,个子不高,短短的寸头,浓眉大眼五官明晰,说不上帅,但是很有几分英气。

杨忠春大步迈入法庭,接着到证人席上坐下,两眼平视前方目不斜视的模样,看都不看南之易一眼。

原告方的证人,自然是原告先发问。

王齐向杨忠春提了十几个问题,而杨忠春一个个仔细地回答,说了快半个小时。

这段时间的作证,成法官也没有催促,直到杨忠春说得有板有眼连当初所有的细节都补充完善,才停下。

杨忠春上庭作证的内容很清楚,那就是PIGM这个概念,是他在华易高科期间提出的,但是没有得到他当时的硕士生导师南之易的重视。

后来,南之易离开研发团体,杨忠春也觉得自己留在华易高科也没什么价值了,正好毕了业,应聘加入了赣西农科所。

出乎意料的,他机缘巧合下提出的PIGM却受到了赣西那边的重视,并且以他为骨干,仅仅花了一年时间就验证了PIGM的成效,作为重大科研成果发表。

而他现在在赣西的工作,也是以PIGM为蓝本,研究高抗性的转基因黄金大米。至于他之前提起诉讼又撤诉的问题,秦贝贝问了,他只淡淡答了一句达成了和解,之后就没有深入进去。

显而易见地,这是在给法官留问题。

成法官果然开问:“证人,为什么你就南之易学术剽窃这个问题提起了诉讼,雒都中院立了案进入举证期限以后,你又撤诉?”

杨忠春和王齐交换了一下眼神:“因为南老师托他的学生给我传话,等他扛过这场官司,一切都好说。”

一直沉默的南之易,忽然抬起头:“我从来没让人跟你传过话!你为什么要污蔑我?”

他声音又急又气的,说话声音很大,一声炸雷般完全盖过了杨忠春的声音。<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