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奢华舒适的小木屋(2 / 2)

加入书签

“肯定是这样!你被撞倒了,杯子摔地上了,等你坐起来,发现杯子碎了,嘿!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掉沟里了!”大师傅打快板似的,好像他目睹了整个现场。

“当时撞倒我的是赵建成他爹赵高兴,虽说杯子碎了,他应该也看到了上面的花样,您刚才说酒厂厂长问了所有投标的人,都说不知道,搞不好还真不是我们的。”二哥有些迟疑地说。

“赵家?上次中标的就是赵家,听说他们家是第一个照着那杯子重烧了没成功的。”大师傅想了想说,“虽说,咱不能把人往坏里想,可这世上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多了去了,谁也说不准。再往另一边儿想,兴许他真没仔细瞧呢?不管咋地,据说那杯子现在还在保卫室里,你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经大哥自己鉴定,那只缺了口的杯子确实是他烧的。当时他试了好多个杯都不满意,突然想起父亲曾经提过,自古以来,最好的酒杯当数明代成化年间的鸡缸杯,大哥翻了父亲留下的款式花样册子,照着上面的杯形制胚,再跟着花样一笔一笔描出来的。

听说找到酒杯原主,酒厂秦厂长让保安员赶紧请人去厂长办公室,可当大哥站在他面前时,他怎么都不敢相信,陶镇十几家大窑都做不出来的酒杯,竟然出自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之手。他指了指办公桌上的酒杯,问大哥:“这杯子是你做的?”

“是!”虽说第一次见领导级的人物,大哥却半点不怯场。

“口说无凭,有什么证据?”秦厂长又问。

“要啥证据?是我做的就是我做的,我还能撒谎不成?”大哥是个直肠子的老实人,一句话反而把秦厂长问倒了。

大哥的话虽不大中听,也挑不出啥错,大抵是那种不大会变通的,可这样的人也多半是闷头干实事儿的,这倒给了秦厂长几分信心,“那你能再烧出一套一模一样的来吗?”

“能!”大哥答得干脆。

“多久?”秦厂长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对大哥这样的,能用一个字沟通就不要浪费第二个字。

“七天。”

“多少钱?”秦厂长快人快语。

大哥刚要开口,站后边的二哥却一步向前,抢先答道:“不要钱!”

不要钱?这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秦厂长把眼光移到二哥脸上,“你是谁?”

“我叫二虎,他是我哥。”二哥不慌不忙。

秦厂长点了点头,又问:“不要钱那你们要什么?”

大哥看向二哥,二哥像是早有准备,从容地说:“如果我哥烧的杯子令厂长满意,那下次酒厂若还需要酒杯,希望能让我们来做。”

秦厂长哈哈大笑,心道这小子够聪明,一套酒杯本值不了多少钱,若是价开高了反而显得贪心,不如卖个人情;只要收了他们的酒杯,就是认可他们的实力,那将来从他们窑里买酒杯也名正言顺,再者,他堂堂一酒厂厂长,总不会在两个孩子面前失了信誉。

“行!只要你们能把这套杯子做好了,今年过年的五百套生肖酒杯就是你们的了。”

“多谢厂长!”

“先别谢我,先把杯子做出来再说。”秦厂长微笑着说,转而又问,“你们这么年轻手艺就这么好,跟谁学的?”

“我不会,我哥是跟咱爹学的。”二哥看大哥没有要答话的意思,替他答了。

秦厂长扬起了眉,“那你爹呢?岂不更厉害?有机会可要见识见识。”

二哥默了默说:“咱爹……已经不在了。”

“哎呀!那还真是可惜。”

一侧的保安员趁机开口了:“厂长,您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他爹可是刘大碗,刘大碗的烧瓷手艺在咱陶镇可是这个!”保安员竖起大拇指。

“原来是虎父无犬子呀!那七天后,等你们的杯子!”秦厂长看向二哥,“这次可别再摔啦!”

二哥满口答应下来。这一次,绝不能再摔了。

第七天,一套侈口浅腹,精致隽秀的鸡缸杯准时呈到了秦厂长面前。胎体轻薄通透如蝉翼,釉面光滑莹润如美玉,青花底釉柔和雅致,亮丽斗彩趣意盎然。且不说那透亮得可以用来做灯罩的杯子需要哪般技艺,单单那游刃有余的笔触和那淡妆浓抹,相得益彰的混色技法也足以让许多学艺多年的美术生自叹不如,而所有这些,仅出自于一个不到十七岁,只有小学毕业的大哥之手。

秦厂长在瓷器上算是个外行,可见了杯子也觉得爱不释手。“听说十年前,一只真的古董杯在香港拍卖会上,卖了五百多万港币,真是比金子还值钱呢!”

大哥听了不置可否,于他来说,五百万也好,五毛钱也罢,终究不过一套酒杯,难不成五百万的酒杯装的酒会出奇地香?话虽如此,这套酒杯却让毫不起眼的大哥有了些许名气,市里几家卖高档瓷器的特地找大哥给他们制作仿古瓷器,一根筋的大哥不明其理,干嘛非得模仿古代的?他们大笑着说现如今的人啊,追求的是文化品味,像大哥这样没见过世面的小乡巴佬是不会懂的。

大师傅言出必行,领着八个人花了三天时间,为我们搭了一座精致的小木屋,山上潮湿,木屋离地两尺而建,屋子四周还留了一圈走廊露台,一来可以减少鼠虫直接进屋,二来方便晾晒衣服什么的,夏天还可以坐坐乘凉;木屋顶上盖了雨布又加了石棉瓦,再也不用担心漏雨的问题。对于住了近两年茅草屋的四兄妹来说,那木屋无异于宫殿,奢华又舒适。大师傅真心帮忙,说太多感谢的话反而见外,大哥二哥只能选了上好的木料,扛到山下,给大师傅装了满满两卡车运走,至于人情,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还上。

为了方便买瓷器的客人上山,大哥在九洞桥路口竖起了“大碗瓷器”的大招牌,一路做标志到我们漂亮的小木屋栅栏门口,以一个四四方方的,打磨得不怎么平整的牌匾作为那条道的终点,牌匾上刷了一层薄可见底的白色油漆,只为了能稍微凸显上面的内容。正中央是“大碗陶瓷”四个狼毫大字,四个角落里还有四个小小的名字,左上角是“大龙”,右上角是“二虎”,左下角是“三桥”,而右下角的有些不一样,因为我还不大会写字,但我又不想让哥哥们代笔,所以自己写了个歪歪扭扭的“15”。自此,日子虽然依旧清贫,可总算不再吃了上顿愁下顿,那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