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台湾的命运(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一切都结束了。施琅也曾经这样认为。然而,恰恰相反,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场争论正在前面等待着他。

这是一场清朝内部的争论。当然这个争论在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仅仅是有的人看的是长远利益,有的人看的是眼前利益。

今天,如果我们把台湾收回来,想都不用想,这么个风水宝地,是绝对没有可能放弃的。不论是长远的还是短期的,台湾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估计一旦回归,大陆的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跑到台湾去,哪怕不能定居,打个工也是高工资。

可是在康熙那个年代,台湾可以说是一个最不受待见的地方。清朝本来海军就不强,为了防守台湾要耗费大量的军费,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

而且台湾的gdp非常低,还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发台湾。要知道,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康熙朝的人力资源可以说非常缺乏,据估计,这个时候全国的人口绝对不超过五千万。中国大地上,有的是土地去开发,犯不着再去开发台湾。

而且为了开发台湾,清政府还需要花大量的银子进行补贴,实在是一个负担。

看书(!网(女生kanshu,此,当时包括李光地在内的很多大臣都表示:应该放弃台湾的土地,将台湾人口迁往大陆。康熙也一度表示赞同此议,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失之无所损”。

即使是在福建经营多年的姚启圣的认识也不是很全面,他认为:留恐无益,弃虞有害。

真正力主经营台湾的,只有施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