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毕业设计露锋芒,X迎人生第一个机遇(2 / 2)

加入书签

老师听后笑了,说:“人家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才实现的,我们模拟电路做不到!”</p>

“老师,我不是用模拟电路做,我要用微型计算机去做!”我见老师误会了,于是用一种固执但又坚定的目光看着老师,补充回答道。</p>

老师更吃惊了,习惯性地用手推了推眼镜,仿佛要看清我是不是认真的,但很快,通过我那坚定的眼神,他感到我不像在开玩笑的样子,于是提醒我道:“毕业设计成绩如果不及格,是不能毕业的!”</p>

老师讲得没错,大学毕业设计的成绩至关重要,如果不及格,那就确实是不能毕业的,老师是想借此提醒我,微型计算机在当时是一个新事物,当时中国的大学中甚至都还没有开这样一门课!因此用这样的新兴技术去做毕业设计,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p>

不过我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一旦认定了要做一件事,就绝不回头,用俗话说“用九头牛都拉不回来!”</p>

我认为自己学了一年的微型计算机了,根据我掌握的知识,我感到去解决热电偶非线性校正这样的问题还是有把握的,于是我点点头坚定地说:“我知道!”</p>

老师看我很坚决,非要用微型计算机去实现热电偶的非线性校正,就没有再反对,同意了我通过微型计算机技术对热电偶的非线性进行100段校正的毕业设计方案。</p>

实际上,后来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通过合理的算法,可以用30段就做到非常精准的非线性补偿。因此最后我的非线性校正的方案是30段。</p>

......</p>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p>

三个月的毕业设计结束了,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毕业设计答辩。</p>

那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第一届学员的教学质量抓得很紧,规定毕业设计答辩的老师不能是电大系统内的,必须从地方各大高校中去聘请。</p>

当时,上海的大学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而有自动控制专业的就更少了,只有交大,复旦,华师大,同济,华东化工学院等几个重点大学有。</p>

由于当时这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因此,对于这三年的教学成效究竟如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务处也心中没有底。</p>

因此毕业设计的答辩时间还是给得比较充分的,学生自己讲十五分钟,然后是答辩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共三十分钟。</p>

当然,如果在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答辩,也是可以的。</p>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p>

很多人,面对这第一次的毕业设计答辩,往往会怯场,但我在答辩那天却很从容,丝毫也没有怯场,因为我的脑子里一点都没有答辩能不能通过,成绩又会是多少等想法。</p>

我满脑子想的就是要用我的30段去超过美国的20段。</p>

答辩时,我仿佛感到我不是在做毕业设计,而是在宣布美国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p>

`</p>

上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现场。</p>

一个理着平头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此时他那深蓝碧青宛如湛蓝海洋的眼睛散射出充满自信的光芒。</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