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临出国X师恩难忘,美领馆Z意外现身(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乔治·艾略特。</p>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p>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只有当机会来临时人们才意识到机会是给有准备的头脑的。</p>

我在准备出国期间的半年多时间里,做了一件后来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重新设计了DDZ-4。</p>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都要去美国自费留学了,还去重新设计DDZ-4干嘛?</p>

但我不是这么认为的!</p>

当时的IBM个人电脑的S-100总线结构启发了我,我因此想到了设计一个工业电脑用的总线,我称之为工业电脑总线,所有为了应对不同的工业控制需要的硬件功能都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而通过不同硬件模块的组合就能灵活地让DDZ-4适合用于不同的工业控制场合。</p>

由此DDZ-4变成一个模块化的智能化可编程的微型工业控制系统。</p>

我让小褚生产了五台这样的DDZ-4。</p>

当时,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利”这个名词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连听都没有听到过。</p>

不过,当时国家为了推动科学技术从科研单位向基层企业的转移,在1987年,上海的文化广场出现了国内第一个技术转让交易中心,我把其中的2台DDZ-4型放到了那里去挂牌转让,最后以$20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一个香港的公司。</p>

当时,中国的浙江刚刚出现了“万元户”这个名词不久,因此,$2000美元,按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的黑市价格,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了。</p>

我和小诸平分了这¥2万元人民币。</p>

说实话,当初我决定重新设计DDZ-4时,并没有想到这个技术居然可以卖这么多的钱!我只是秉持着想做成点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去摘取科学桂冠上的明珠,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跋涉而已。</p>

因此,我一直相信老天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了,回报一定会到来,任何时候,回报只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努力了,但回报却没有到来,那是因为你的努力还没有到家——努力,不是你尽力了就行的,而是意味着种种所需资源的足额投入!</p>

我把其中的¥2000元用来买些去美国必须的东西,包括可以五年内不用再买的衣服、三年内都吃不完的各种药品,还有各种技术类的书籍等;¥4000元买了一张去美国的单程机票;剩下的¥4000元给了我的父母。</p>

我之所以没有把这¥4000元人民币带去美国,一方面是按当时的黑市汇率,也就能换成$400美元,并不解决什么问题,况且那时我的嬢嬢让我在毕业前先暂时住他家,这样我要解决的仅仅是吃和学费。</p>

那时大家对美国的认知还非常少,因此我听人说美国的大学生都是勤工俭学的,一面打工一面念书,学费都是自己解决,鲜有靠家里的,因此我认为我去美国只要准备一张飞机票和一些常用的衣物和药品就行了。</p>

然而直到我后来去了美国,才知道,确实绝大部分的美国大学生都是勤工俭学,学费都是自己付的,但我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却无法合法打工,因此并不能相提并论!</p>

此外,我要去美国,什么时候能回来,能不能再回来,都是未知数,父母对我的三十多年养育之恩,都说“养子防老”,因此我把这¥4000元留给了父母,算是我的一种心意的表达了,因为那时我父母虽然都是新中国第一代的大学生,1953年就开始工作了,但到了1988年的时候他们二个人加起来的工资才¥168元,其中我母亲¥86元,我父亲¥82元,所以这¥4000元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是很多的钱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