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血粘的诊断及治疗(2 / 2)

加入书签

(1)病理性低血粘度

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性低血粘综合征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

第二节高血粘的药物治疗

一、西医治疗

高血粘症分为五种类型,由于各种类型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1)血浆粘度增高型

一般用血液稀释法及血浆置换法降低血浆粘度,并可用藻酸双酯钠进行治疗。

(2)血细胞聚集增强型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蛇毒制剂以及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以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

(3)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型

此类血粘度增高可口服卡兰片、抗栓丸、脑益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4)高压积型

这种因红细胞过多引起的血粘度增高,可以采用血液稀释法进行治疗,一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706代血浆可使血液粘度恢复正常。

(5)全血粘度增高型

一般需要长期综合治疗,除长期服药外,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虚则无力运血,气滞则血运受阻。阴虚时营血减少,清气不行,血液不运;阳虚时不能气化,气血瘀滞。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

在临床上,一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血粘度升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气虚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胸闷心痛、舌苔薄白、舌质紫暗并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结代等。

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通络散瘀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具体方药为黄芪、党参、白术、柴胡、陈皮、三七、桃仁、桔梗、当归各10克,升麻、红花、炙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2次;或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两次;或舒心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两次。

(2)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腰痛如刺且固定不移、舌淡苔薄、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等。

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具体方药为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泽泻、瓜蒌、三七、陈皮、枳壳、桔梗各10克,红花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脑血康滴丸,每次服10丸,每日服3次;或三七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3次;或复方丹参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

(3)肝肾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至*、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在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具体方药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3次;或精乌冲剂,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两次;或鱼鳔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两次;或牛蒡螺旋藻颗粒,每次服一袋,每日服3次。

(4)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腹胀便溏、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细弱等。

在治疗上应以健脾温肾为主,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具体方药为制附片、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苏子、葶苈子、桂枝、泽泻、黄芪各10克,猪茯苓15克,椒目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金诃降脂胶囊,每次服两粒,每日服3次;或降脂平片,每次服4片,每天服3次;或消补减肥片,每次服6~8片,每天服3次;或济生肾气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