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解决制造问题的人(2 / 2)

加入书签

不论是赵率教还是杨肇基就任,只要他们打报告说干不了了,立刻调回来总督京营,绝不会亏待的。</p>

放下这事,朱由检取过第二份奏折。</p>

“总督仓场户部尚书苏茂相请复放折两月之例”,意思就是大家两个月没放假了,不如合一起放吧。</p>

天启驾崩,崇祯继位,累成狗,确实可以放個假休息一下。</p>

同意。</p>

第三份,刘宇亮请辞。</p>

“呵,东林党,嘴皮子溜,干实事就拉胯,垃圾!”嘲讽一句,朱由检把奏折扔进垃圾桶,又说道:“昭告天下,东林党人刘宇亮怯于任命,避艰畏险,毫无文人风骨,削籍,五代不得录用。”</p>

说完,又把奏折捡了起来扔给魏忠贤,补充道:“附在一起,免得有人说三道四。”</p>

确实被恶心到了。</p>

当初皇帝随口一说,魏忠贤随意吩咐,下面办事的也没太较真,给刘宇亮找了个安顺州通判的空缺。</p>

安顺州治所普定卫已经收复,然而境内叛乱未定,随时可能被攻打,因此属官多缺。</p>

怕死嘛,不用不好意思说。</p>

刘宇亮理由很老套:“身体不佳”。</p>

狗屁。</p>

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刘宇亮彻底放飞自我,不是击剑就是交友,再不翻书。</p>

翰林啊,下则坐镇一方,上则入阁,职位如何全看人脉关系,又没有业绩压力,当然是怎么爽怎么来。</p>

这样的翰林,毛用没有。</p>

皇帝不只要搞刘宇亮,还要搞东林党。</p>

往臭了搞。</p>

恶心人谁不会?</p>

“贤啊,东林党不是自诩天下正道之首嘛,让世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再搞起来就简单了。</p>

你看你啊,以前以力服人,结果大家都不服,等这份圣旨遍布天下,不,先别急,派御医给他检查身体,公开检查,再公布圣旨,到时候你看刘宇亮下场。”朱由检说道。</p>

“爷果真是烛照万里……”魏忠贤只恨自己读书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夸皇帝了。</p>

有理有据有节,东林党再怎么巧舌如簧也难辩驳,必被刘宇亮连累。</p>

相比他们以前的强硬污蔑,真是高了不止一层。</p>

“以后想搞人,要找到确凿错误,最好是关于道德方面的,百发百中,人无完人,不要怕找不到,这才是斗争的真谛。”朱由检继续指点,反正九千岁快凉了。</p>

“老奴得万岁指点,醍醐灌顶,正是白活了六十年。”魏忠贤感慨万千。</p>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老魏当然要捧起来,好满足皇帝的虚荣心。</p>

果然,皇帝面带得色,拿起下一份奏折:“西虏犯宁夏镇塑堡洪广营,总兵吴尽忠拒却之。”</p>

好坏参半,甚至完全是坏消息。</p>

明人称女真为建虏或东虏,蒙古各部落则统称为西虏。</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