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分析家的[评论](1 / 2)
吏治是能否摆脱治乱循环的关键核心
治乱循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魔咒,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中央政权摆脱了这个魔咒。(中文->有很多书友都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类比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的穿越作甚至将国朝的官员配制到村这一战时动员体制也搬了出来------而近年来取消农业税并逐步消减乡村干部数量的做法打了这些书友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些书友们细查中国历朝也无法得出解决方法是必然的,《新宋》的作甚至干脆认为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其实不然,只要将这种研究拓展到中国以外的地区即可看到很多反例----比如欧洲、比如美国。
先说为什么我坚定的认为吏治是治乱循环核心的原因。我这里说的吏治,不仅仅是指文官的清廉程度,但是文官的清廉是核心。
中国宋以后的朝代都实施以文制武的制度,其实也即是现代国家通用的文官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文官,必然会导致军队的日益。管理了,你还能指望被管理不吗?而,必然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日益降低,最终无法应对各种外来挑战,比如农民起义、邪教起义、外族侵略,最终亡国。
也就是说,只要无法遏制文官们的,则帝国必然处于亡国进行时。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即吏治曲线。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吏治这条曲线都是逐步向下的,从来没有逆转过,而当这条曲线降低到一个极点时,就亡国了。
当然,以中国之大,会不时的涌现出一些天才的军事将领,也许能够在这条曲线即使非常低下时,依然通过他们的军事天才,打一些胜仗,延缓亡国的速度,比如岳飞,比如孟珙,比如戚继光,比如曾国藩。但是,他们解决不了问题的核心。最终还是必然亡国。
当这条曲线没有达到一个非常低下的程度时,即使面临严重的危机,以中国之大,以炎黄子孙的勤劳勇敢,都不会亡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代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的诱因之一,也是北半球的气候突然降低,导致游牧民族南下。而明英宗的军事失败,也让明帝国面临了严重危机,但是此时明帝国的吏治尚未极为无能,因此,哪怕是皇帝被擒,明帝国依然坚强的顶过了这次危机。
哪怕再雄伟的关塞,哪怕再先进的军事技术,当帝国的文官们已经彻底时,在外敌侵略时也将变得没有任何用处。
我曾经说过,哪怕你将m16的整条生产线都赠送给末期的明帝国,依然会被满清覆灭---的明朝文官会在武器生产时克扣,生产出来的机关枪会打两就炸膛;缺乏训练的明军士兵会在距离敌人两公里的时候就胡乱开枪耗尽子弹,然后在满清骑兵冲近时举枪投降;缺乏勇气的明朝文官、武将会将装备了最先进武器的军队整个的交给骑着战马挥舞马刀的蛮夷。
所以,如果无法解决体制下帝国从文官到武将的日益,再高呼几句什么水至清则无鱼,亡国依然是必然的。
为什么我说,在欧洲可以看到反例。因为纵观欧洲历史,以法国、英国为例,他们的军队,都能够比中国历朝的军队在更长的时期保持战斗力。
其实原因很简单,本书作就提出了,郡县流官制似乎比封建采邑制度更先进。但是实际上,封建领主们虽然剥削领民,但是领民们是封建领主们的私有财产,要传给儿孙的,因此他们剥削的不会太厉害。而流官们不同,剥削的再狠,只要在自己任期内不出问题,任期一满,拍拍屁股就走了。
军队也一样。
封建领主们的军队,都是他们私有财产,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因此他们不会搞的太过分。
最关键的是,当行政机构没有到极点时,军队总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最明显的反例是美国!
政治上,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末期,美国大城市的政府官员是出名的;即使到了20世纪初,美国大城市依然横行,可是今天呢?也就是说,美国的文官们,是日益清廉而非日益的。
军事上,19世纪时的美队,号称是微不足道,其内部也是颇为,战斗力也一样微不足道(美国国会对美国陆军的堤防和憎恨,比之宋朝、明朝的文官们对武人的堤防和蔑视也差不了多少。)。
到了20世纪时的美军是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知道。
这,就是一个最最明显的反例----中国历代,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出现,即建国100多年后,军队的战斗力不但不降低反而日益提升的。哪怕是伟大的汉帝国。
作想出的那个并肩王制度和养廉银、财产申报制度,似乎很有用,但是在官场全面的情况下,恐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并肩王制度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并肩王的人身安全。并肩王没有自己可以掌握的武力,即使有,出于国家统一的目的,也不可能很强大。而并肩王的存在,一定是所有皇帝所深深忌恨的。
如果并肩王真的在反贪上成绩卓著,肯定会成为官场中人人愤恨之辈。那时,肯定会有人捏造并肩王图谋不轨,意图造反的证据(其实本身估计就会有一些)。那样,对于后代皇帝们来说,恐怕宁愿和贪官们合作,也要诛杀这个并肩王了。而没有了并肩王的庇护,无论是监察部还是宪兵,都很快会丧失其应有的作用。
至于养廉银,不用我说了,作自己也知道,这绝对无法让贪官不贪。
最后就是财产申报制度,这个制度看起来很美,但是在从上而下的监督体制下,起不到任何作用。今天国朝也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执行的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作想出的这些方法,说不客气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最关键的一句话:任何从上而下的监督制度,只能在小范围内有效,一旦施行范围扩展到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就没用了(其实,哪怕仅仅是一省的范围,都无法避免人亡政息)。
而且,将地方自治的范围限制在较小的行政单位,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推行速度。
纵观世界历史,所有的制度都有一个特性,即初期清廉、高效而日益(那些初期就的政权,没有讨论的价值)低能,且这种是不可逆转的。
而绝大部分的民主制度正好相反,即初期比较、无秩序、混乱而日益清廉、高效、有秩序。
更有一个要点:当民主制度施行的范围越大,无秩序、混乱、低效所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
这没有什么玄妙在里面,只是很简单的道理。
民主制度需要人民的参与,而人民一开始对民主制度完全不熟悉,因此在执行的初期,必然是混乱而低效的。当人民逐渐熟悉了民主制度,并了解民主制度的特点时,为了保护其切身利益,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度必然会逐渐变得高效而秩序化。
我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该资料对不断贬低美国民主制度,抨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率不断降低的说法提出了驳斥:即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虽然很低,但是美国各州州长、州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却不低,而美国的核心,那些小镇的官员选举,投票率相当高。
人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尤其在交通通讯不便的时代,全国民主就是一个妄想,中央集权,地方自治才是最稳妥的治国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