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长孙兄妹(2 / 2)

加入书签

“啊,怎,怎么会不,不会像你说的那么可怕?”长孙氏吃了一惊,睁大双眼问道。

“唉你深居内宫,哪里知道天下大事。”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道:“别看关中现在安稳,可是巴蜀已失,黄河以北打着替李建成报仇的盗贼数不胜数,梁师都一直侵扰大唐边界李承明都还没有束手就缚,,尤其是李艺,既是皇的腹心大患又是强悍狂傲之辈,时刻都在思谋着攻下长安。大唐犹如一只小舟,出没在狂涛恶浪中,稍有不慎,就会倾覆。皇既已称帝,就绝无退路,要么成就霸业,一统天下,名垂万世。要么就”

长孙无忌陡然停住了口,不想再说下去,那后果他想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

长孙氏也当然明白。她与兄长还有长孙家族早已紧紧地和李世民连为一体,一荣俱荣,一亡俱亡。

“你知道这些道理,就该好好劝劝皇?”长孙氏说。

长孙无忌摇头道:“皇就像是一个身患重症的人,明明知道他非要经过郎中诊治,服以药石,才可痊愈。可他偏偏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有病,因此也就拒绝别人医治。所以还是需要妹妹帮忙。”

“我能怎么帮你?”长孙氏问。

“我已经想好了医治皇的药方,就只等妹妹帮我调配,给他服下去。”长孙无忌说。

“是什么药方?”长孙氏有些意外地问道。

“皇不李元吉的老婆杨妃了吗?要医治他,也只有从杨妃身打主意”

“你只想着让皇满意,怎么就不想想我呢?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兄长,这世只有你是我最亲近的人。如果连你都都这样,我活着还有何益?”长孙氏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忍住,大滴大滴掉落下来。

“你错了,我如此行事,从大处来说,是为了唐家天下,从私心来说,是为了我们长孙家,是为了妹妹你啊。”长孙无忌忙说道。

“还说是为了大唐和我,那杨妃是皇的弟媳,你这样迎合皇的心意,就不怕陷皇与不义吗?你叫我以后如何和杨妃见面?”长孙氏埋怨道。

“妹妹细想,以皇帝之尊,他是否会另纳内宠?”长孙无忌问。

长孙氏不作声了,心里道:他就是王爷,一样会另纳宠妾。我怎么能拦的住。”

“若是王爷另纳新宠,妹妹是否能够阻拦?”长孙无忌又问。

“夫者,君也。我,我怎么能够拦他。”长孙氏垂下头,低声说着。

“自古以来,宫帷之中最是最是多事,妹妹熟读经史,不用我说,也应该明白。那阴妃假若不亡,日后只怕也没有妹妹的立足之地。妹妹与其坐等皇自纳新宠,平添内敌。不若主动选美女,引为内助。这样才能在皇宫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皇的敬重啊。”长孙无忌说。

长孙氏心中一动,想:是啊,如若王爷自纳新宠,势必与我水火不容。宫帷之中为争宠闹到下毒、谋刺之事多得数不胜数,难道我也要陷于其中吗?

“妹妹论才,论德,世任何女子也难以比。只是只是在色相,确乎要稍逊一筹。妹妹也不必以色事人,花红易衰;以色事人,终不长久。妹妹要得到皇的敬重,只须牢守一字,就已足矣。”长孙无忌见妹妹不出声,又说道。

“是哪一个字?”长孙氏止住泪,问道。

“贤。妹妹唯有以贤立身。”长孙无忌答道。

“身为女子,也只有以贤立身。可是古往今来,以贤立身的女子并不少见,能得长久者,却也不多。”长孙氏想了一想,才说道。

“那要看她所事何人。君有昏君,夫亦有昏夫。臣以忠事昏君,虽至忠也不得长久。妻以贤事昏夫,虽至贤也一样难得长久。我之所以愿得皇器重,并非全是因为与皇有亲。就我平生所见,如皇这等出身既贵,又有大志,且能虚心纳士之人,实为罕见。如今他固然为私情所困,昏味不明。可是其心智仍在,只要妹妹善加开导劝慰,定能使他顿然醒悟过来。唉我也知妹妹受了许多委屈,但时势至此,我兄妹不依附于当今皇又能依附于何人?”长孙无忌叹道。

“妹妹啊,你只知道你受了委屈,又哪里知道我受的委屈?论出身,论家世,论才能,我哪一点比李世民差?可李世民现在却是皇,年纪轻轻时就被封为秦王,执掌兵权,东征西讨,名震天下。而我呢,说起来我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交,可是他发起脾气来,对我照样毫不留情,也曾经将我当众乱棍打出。士可杀而不可辱。李世民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委屈,而是羞辱,令人无法忍受的羞辱。但是我只能忍受。谁让我的父亲早早就去世了,不能拥兵自重,独镇一方,乘时而起呢?一步差,步步差。如今我能拥有的只是先世的名望,家族的显赫。可若我不依附李世民,这先世的名望,家族的显赫又有何用?既是依附于人,居于臣位,就不能不忍受屈辱,且还要尽心竭力,帮人谋取天下,甚至为其物色美女。”长孙无忌心说。

“兄长所言,也不无道理。皇他的确不是昏夫。虽说他常常不理会我,但我若有什么话要说,他还是愿意听。这些天来,他几乎把所有的人都打了,却并未公然羞辱于我,显见他眼里也不是一点也没有我这个正宫娘娘。只要他能明白道理,我这一辈子也就不是没有任何指望。世的男人,除了当今皇,又有几个在意他的夫人是贤是愚呢?在这乱世之中,我要不是因为嫁了当今皇,只怕不知会落到个什么下场。既是如此,我就绝不能让皇这么消沉下去,自己毁了自己。而我只要帮助皇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那么我也能以贤立身,亦能成为千古美谈,不算枉活了一世。”长孙氏心里也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