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失传的蒸画古法(1 / 2)

加入书签

 在书法写成之后,李老先生自己简单装裱了一番,与那幅书法初成的册页一同放在书房欣赏。</p>

后来将书法拿到阁楼上方的露台观看时,意外将书法初成的那本册页,遗落在了阁楼角落之中,只拿了那本书法大成之作。</p>

直到去世之后,又过了十余年,由于这本书页装裱过于简单,再加上存放条件,使得画心受损,李老先生的儿子,也就是李柏明的爷爷,选择将这本册页送到杭州装裱。</p>

因为他明白,这本书法册页,对于自己的父亲来说,意义有多么重大。</p>

就这样,在册页器灵的记忆画面中,一路跟随着汽车来到了杭州,到达了书画社。</p>

在后续与其他人的谈话交流中,这本册页也是随身携带着,让一些朋友观看欣赏。</p>

这个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谈话,叶舟知道了其中有几位著名的书画家,张宗祥,潘天寿,程十发等等,仿佛让他有了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p>

器灵的记忆可不只是在脑海中显现一个画面那样,而是让他以梦境的方式,进入器灵的记忆之中,通过器灵的视角,观看其在岁月中的经历。</p>

只可惜,这一段交流的记忆画面,并没有持续太久,画面便直接变幻,最后,这本已经破损的册页,被送到了书画社的装裱师陈雁宾的手中,潘天寿也一同跟随。</p>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潘天寿和陈雁宾关系甚好,其作指头画的宣纸,都要由陈大师亲自加工制作。</p>

许多拿去书画社交由陈大师装裱的,都是潘天寿的重要作品。</p>

在书画社中,叶舟甚至还看到了潘天寿亲自以指头作画的画面,这是华夏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以画家手指代替毛笔蘸墨作画,称之为指画。</p>

据说指头画始于唐代,只是从唐至清的千年岁月里,不但找不到古代名家中的指头画遗迹,也不见指画这个名辞,以及相关的议论。</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